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形象
文词敏快,唐寅少有才气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父亲唐广德是一位酒馆老板。酒馆老板不希望子承父业,而是希望儿子好好读书,以谋取功名。
江苏省苏州市唐寅故居
唐寅少有才气,"文词敏快",每牛刀小试便锋芒闪露,"落笔云烟,不加点缀",人称其为"龙门燃尾之鱼,不久即当化去"。果不其然,成化二十一年(1485),15岁的童髫少年唐寅,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学附生,"四海惊称之"。
风华正茂的唐寅
放浪形骸,不接受朋友规劝弘治七年(1494)是一个噩梦般的开始,唐寅父亲去世,接着两年之内,母亲、妻子、儿子、妹妹也相继去世,只留下他一个人孤苦无依。好在他是唐寅,有一帮朋友在他周围。早在12岁时,他就结交了大他九岁的祝允明,14岁时又结识了与他同龄的文徵明。祝允明第一个站了出来,规劝他潜心读书,准备科举考试。
唐寅形象
弘治十年(1497),唐寅与发小张灵一起去应天府参加录科考试,晚上闲来无事,便一起跑去狎妓纵酒,放浪形骸。提学御史方志向来立志与圣贤看齐,十分厌恶这种行径,便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不予录取的处理。这次,一批朋友站了出来。文徵明的父亲文林、著名画家沈周、吏部右侍郞吴宽、苏州知府曹凤等人为唐寅求情,方志被震住了,没想到一个生员竟然引来众多大佬为他站台,于是同意"补遗",把他录在榜尾。唐寅不负众望,第二年中应天府乡试第一。
唐寅的发小张灵
我玩着就得第一,唐寅更加自负,不仅没有汲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地流连欢场。文徵明是个敦厚的人,写信劝他道:"唐寅呀,我父亲说你有才情,但为人轻浮,恐怕一事无成。"唐寅回信道:我生来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顺眼,那就别和我交朋友。他不但不领情,还要断绝关系,言辞尖刻,态度嚣张。
唐寅好友文徵明
高调宣扬,引来无端猜忌弘治十二年(1499),唐寅跟好友徐经结伴,来北京参加会试。此次会试的主考官为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是位饱学之士,出题十分冷僻,很多考生答不上来,惟有两张试卷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程敏政脱口而出道:"此两张卷子定为唐寅、徐经所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人将程敏政的话传了出来。偏偏唐寅又十分高调,考完之后就炫耀自己文采如何之好,此次考试如何容易,保证能中状元。
饱学之士程敏政
户科给事华昶煞有介事,上书明孝宗,说肯定是程敏政卖题给徐经和唐寅。明孝宗敕令查明此事,同时命李东阳携其他大学士重阅试卷,却发现徐经和唐寅都未被录取,卖题之说纯属子虚乌有。然而舆论已经发酵,喧嚣不止,认为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朝廷为平息舆论,将三人下狱审讯。一年后,锦衣卫仍未查到卖题的实据,只查出徐经进京晋见程敏政时,曾送过见面礼;唐寅也曾用一个金币向程敏政求文。于是朝廷就以这样的"瑕疵",革除了唐寅和徐经的士籍,充作县衙小吏。
唐寅形象
卖画为生,不使人间造孽钱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唐寅也是个不习惯当奴才的人。他一路眠花宿柳,排遣苦闷,磨磨蹭蹭九个多月,才回到苏州家中。续弦妻子何氏跟他反目,弟弟要求跟他分家,他不得不住进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靠卖文卖画为生,并写下一首《言志》,表明自己的心迹: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种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寅山水画
这首诗说他靠自己的才能、气力谋生,总比凭仗权力盘剥百姓高尚,这种价值观是令人尊敬的。艺术本身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满足,是人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当个人爱好与经济来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淡泊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的生活确实有可取之处。在那个以当官为正途的时代,这首诗可以说是唐寅一种无奈的抗争。
唐寅花鸟画
在小楼上躲了一段时间,唐寅回家看看,发现妻子已经卷了家产弃他而去,他成了一个彻底的无产者。
短暂幸福,与沈九娘倾情相爱正德二年(1507),有了一点积蓄,唐寅便在桃花坞买了块地,盖了几间草房,美其名曰"桃花庵"。在桃花庵时,唐寅仍然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酒精毁坏了他的身体,时常手抖得连作画都不成。这时,苏州名妓沈九娘走进了他的生活。唐寅作画时,她给他洗砚,调色,铺纸,给他以温柔的陪伴。唐寅也给了这位风尘女子以足够的尊重,为沈九娘写下一首《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人物画
唐伯虎诗中的美人与他画卷中的仕女们,自成一方旖旎世界,历来为人所称颂。这一阙闺怨之作,对于痴恋女子相思之痛的描摹,细腻传神,极见功力,非常年混于女人堆里,难有此精妙的体会。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诚无愧其"才子"之誉。
影视剧中的沈九娘形象
后来,沈九娘生下一个女儿,唐寅给她取名桃笙。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正德五年(1510),苏州发大水,画卖不出去,又不能当饭吃,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九娘苦心支撑,终于把她累倒了。唐寅尽自己所能,延请最好的医生,也未能挽回九娘的生命。正德七年(1512)冬至前,九娘紧紧握着唐寅的手,在他怀里闭上了眼睛。
桃笙形象
晚景凄凉,死后无钱葬身唐寅带着桃笙,继续艰难地度日。正德九年(1514),宁王朱宸濠以诚请作画的名义,以百金为聘,把唐寅"请"到了南昌,还专门给他修建了新居。唐寅仕途经济不及格,政治嗅觉还行,不久就看出一些端倪,发现朱宸濠和江西的盗匪勾连,暗中储备武器,这是要造反的前奏啊!唐寅担心受到牵连,决意离开宁王府。过了没多久,有人告诉朱宸濠,唐寅疯了,一会儿赤身裸体躺在街上,一会儿狂奔乱跳,嘴里还念念有词。朱宸濠起初不相信,观察了一阵儿,不像是假的,便不再管他。唐寅就趁着无人看问,逃回了苏州。
唐寅形象
事后果然如唐寅所料,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朱宸濠起兵造反。然而,朱宸濠没有料到,他处心积虑准备多年,刚起兵43天,就沦为王阳明的俘虏。
宁王朱宸濠
回到苏州的唐寅很少出门,坐在沿街的一个小楼里,只要求字画的人带着酒来,就能醉饮一天。嘉靖二年(1523)十二月二日,唐寅结束了他凄凉的一生,享年53岁。此时,唐寅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又是朋友祝允明慷慨相助,将他葬在桃花庵附近。颇具讽刺意味的是,500年后,那些用一壶酒换来的字画,价值不知翻了多少倍。在拍卖会上成交价超过1,000万元的就有12件,最高的4850万元,总成交价3亿多元。
唐寅仕女画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