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用人的三大原则(什么情况下领导者必须)

 2025-01-10  阅读 219  评论 0

摘要:一般来讲,用人的艺术在于制衡。只有下属之间即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这样才能够保证领导者能时刻处于居中驾驭的有利地位。然而式无常法,有的时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操作,制衡掣肘反而会弄巧成拙。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领导者必须要用人不掣呢?我们认为主要有这么三种情况:1.高度专业化的工种虽然领

领导的用人的三大原则(什么情况下领导者必须)(1)

一般来讲,用人的艺术在于制衡。只有下属之间即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这样才能够保证领导者能时刻处于居中驾驭的有利地位。然而式无常法,有的时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操作,制衡掣肘反而会弄巧成拙。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领导者必须要用人不掣呢?我们认为主要有这么三种情况:

领导的用人的三大原则(什么情况下领导者必须)(2)

1.高度专业化的工种

虽然领导者自身的能力通常都会高于下属,但是随着组织(或企业)的不断发展,总会涉及到一些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种(或岗位)。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面对异常复杂且自成体系的工作,领导者不得不将操作权托付给技术过硬的下属,而自己只能退居二线等待结果。曹操就是因为不能够让华佗放手为自己治病,才耽误了时机使得病情恶化,不治身亡。

2.形势瞬息万变的环境

《孙子兵法》曾讲:“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并全是一线员工向老板要权力的说辞,而是基于客观现实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向领导请示,与上司沟通,都是需要时间的,收到的反馈信息总是有滞后性。如果环境中的形势瞬息万变,那么一线人员根据领导的指示去做事,就会错过时机,从而使得组织或领导的利益受损。正因为如此,一项谨慎的司马懿才会在没有请示朝廷就擅自出兵,去平定孟达的叛乱。

领导的用人的三大原则(什么情况下领导者必须)(3)

3.能够搭便车的时候

姜子牙讲:“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就是说,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因之”,即是“无为而治”式地去搭下属自利行为的便车。因为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的时候,领导者不需要耗费自身精力和资源,所以管理成本最低。

领导的用人的三大原则(什么情况下领导者必须)(4)

总而言之,人是社会的动物,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合。不管你是不是领导者,懂得一些用人艺术,会让你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更加游刃有余。

(欢迎想系统学习兵法的朋友搜索并关注今日头条号:“谋略与兵法”,有问题也欢迎大家私信。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99aCz0ECgkBUF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580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52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