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2023-06-18  阅读 958  评论 0

摘要:曹伟,男,博士,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于2016年作为评审专家参加气专组的预研项目和重点项目的会评、2018年和2019年作为评审专家赴哈尔滨和沈阳气动院参加节点验收和现场测试等;2019年11月作为评审专家参加气专组的会评。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湍流结构的生

曹伟,男,博士,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于2016年作为评审专家参加气专组的预研项目和重点项目的会评、2018年和2019年作为评审专家赴哈尔滨和沈阳气动院参加节点验收和现场测试等;2019年11月作为评审专家参加气专组的会评。

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湍流结构的生成演化及作用机理”(首年度)科学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流体力学、转捩湍流、传热学和热力学。

曹伟

天津大学

博士

流体力学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80.9-1984.7,本科,理学学士复旦大学力学。[1]

1984.9-1987.7,研究生,理学硕士复旦大学流体力学。

1998.3-2001.2,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天津大学流体力学。

主要成就

主要学术成绩

二十余年稳定在可压缩、超及高超声速流的稳定性和转捩研究。结合国家航空航天的重大需要,开展高速边界层转捩机理、预测方法的研究,开展湍流计算的研究。针对近空间飞行器发展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转捩预测问题,通过科学层面上的研究,提出解决转捩预测的方法。转捩机理及位置预测关系到气动力和热的能否准确计算,为飞行器气动设计和热防护设计奠定基础。由于实验困难,主要采取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研究。

获2004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5/5),获200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创新点:

1、国际上首次发现超声速混合层存在小激波,并提出令人信服的小激波的判据(主要内容之一,获百篇优博论文)。利用该判据发现了在超声速边界层中存在小激波

2、首次进行考虑高温真实气体效应的超声速边界层稳定性和转捩预测研究,发现转捩位置可以提前30%。也因此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延续资助。

3、提出系统研究空气离解的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和湍流,首次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展非平衡下的研究打下基础。已获得高温空气离解下变组分的任何温度、压力下的热物性参数计算的解析方法,比现有的表格或拟合曲线方便、全面。

4、提出研究考虑熵层对感受性影响及熵层扰动稳定性分析及对转捩的影响,得到实际应用部门的响应,并列入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点研究内容之一。而且为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已系统给出熵层的性质、熵层演化的特征和熵层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特性。

社会任职

担任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空气动力学学报》编委,中国力学学会“流动稳定性和湍流”专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湍流结构的生成演化及作用机理”(首年度)科学评审专家。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846CD0EBw0F.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13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3223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