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叶榆(榆科榆属的栽培品种)

 2023-06-17  阅读 723  评论 0

摘要:中华金叶榆(拉丁文名Ulmus pumila cv.jinye.)也叫金叶榆。榆科榆属,系白榆变种。叶片金黄色,色泽艳丽,质感好;叶卵圆形,比普通白榆叶片稍短。是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黄印冉、张均营高级工程师培育的彩叶植物新品种。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荨麻目榆科榆属中华金叶榆东北、西北、沿海地

中华金叶榆(拉丁文名Ulmus pumila cv.jinye.)也叫金叶榆。榆科榆属,系白榆变种。叶片金黄色,色泽艳丽,质感好;叶卵圆形,比普通白榆叶片稍短。是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黄印冉、张均营高级工程师培育的彩叶植物新品种。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荨麻目

榆科

榆属

中华金叶榆

东北、西北、沿海地区

中华金叶榆

美人榆

Ulmus pumila cv.jinye

形态特征

中华金叶榆

中华金叶榆,榆科榆属,系白榆变种。叶片金黄色,有自然光泽,色泽艳丽;叶脉清晰,质感好;叶卵圆形,平均长3-5cm,宽2-3cm,比普通白榆叶片稍短;叶缘具锯齿,叶尖渐尖,互生于枝条上。金叶榆的枝条萌生力很强,一般当枝条上长出大约十几个叶片时,腋芽便萌发长出新枝,因此金叶榆的枝条比普通白榆更密集,树冠更丰满,造型更丰富。

生长环境

中华金叶榆

中华金叶榆对寒冷、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适宜生长区域为北纬47°10′至22°11′(黑龙江伊春至广东中山),东经133°56′ 至79°55′(黑龙江鸡西市至新疆和田),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五种气候带。

中华金叶榆对寒冷、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强,可耐-36℃的低温,同时有很强的抗盐碱性。工程养护管理比较粗放,定植后灌一两次透水就可以保证成活。

金叶榆的抗逆性

抗高温指标:中华金叶榆叶片在气温持续超过38℃~40℃,会发生叶片轻度受害;其二年生灌从苗的抗炎热能力高于一年苗;金叶榆的抗炎热能力高于金叶女贞;白榆的抗炎热能力好于中华金叶榆。

抗寒指标:中华金叶榆在大田自然条件下,气温达-36℃时安全越冬,二年苗木的抗寒性好于一年苗木。

金叶榆种子在种植的第一年叶片会发生轻微的变化,生长一年后会形成金黄色,当年下苗叶片会由绿色渐渐地转为金黄色。

抗盐碱指标:在大田条件下,中华金叶榆在0.4%以下的盐碱区域可以生长,嫁接苗的生长量要略高于扦插苗。

在模拟条件下试验表明,中华金叶榆可耐1%盐含量土壤环境,在2%盐含量的土壤环境下,会影响正常,并失去观赏性。

抗旱性指标:在同等较低的含水量条件下,沙壤土中的苗木长势要好于粘重土壤;中华金叶榆可在沙壤性土壤含水量低至7%左右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同等干旱条件下白榆的高生长量要大于中华金叶榆;同等正常水肥管理条件下,沙壤土的苗木长势要好于粘重土壤。

分布范围

在中国广大的东北、西北地区生长良好,同时有很强的抗盐碱性,在沿海地区可广泛应用。其生长区域北至黑龙江、内蒙古,东至长江以北的江淮平原,西至甘肃、青海、新疆,南至江苏、湖北等省,是中国目前彩叶树种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个。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高接

以培育乔木状金叶榆为目的。嫁接时间在3月上中旬,以砧木苗尚未发芽前树液将开始流动时最为适宜。砧木与接穗选择及处理:选取胸径3cm以上的主干通直白榆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中华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剪取枝条中段长6-8cm左右,放进90℃-95℃的溶蜡中速蘸,使表皮蘸上一层薄蜡,并装进薄膜袋中冷藏或沙藏。[1]

插皮枝接

以白榆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可采用以胸径3-6厘米的白榆为砧木,进行高枝嫁接方法生产;培育灌丛苗时,可采取在一年或二年生白榆实生苗上嫁接。 

每年3月初选取中华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作穗材,修去短小的侧枝和粗度小于0.3厘米顶梢,将穗材的中上段剪成8-10厘米接穗;剪好后,将接穗放进120℃的石蜡中速蘸,迅速投进冷水中,使表皮蘸上一层薄蜡,捞起后装进纸箱或纺织装中,放于冷藏库中,在2-3℃的温度下保藏,可存放两个多月。  

嫁接时,将砧木从2.6-2.8米高处进行定干,按1.5米×1.5米或2米×1米的行株距栽好,浇第一遍水,等土壤稍干后嫁接。在砧木2.5米处锯断,削平茬口。每株砧木可嫁接3根接穗,接穗问的距离要均匀;然后用长25厘米、口宽15厘米的塑料袋从上罩下,最后用塑料薄膜从下至上绑紧。嫁接后立即浇第二次水,并扶正苗木。

15天左右,接穗开始萌发,此时要及时抹去砧木上萌发的芽子,保证接穗营养的供给;等接穗芽子长至8-10厘米长时,可进行抽查,如果大部分嫁接部位已愈合,则可在塑料袋上捅孔放风,再过1周后,町将袋完全撕去;注意操作时不要破坏绑扎的塑料膜。以后的工作主要是抹芽、浇水、施肥,抹芽要一直持续到6月下旬;7月中旬前,每20天左右要浇水一次,进入雨季后,可减少浇水;施肥从6月底开始,以尿素为主,结合浇水进行;9月份后停止施肥。

芽接

按嫁接时间分为夏季芽接和秋季芽接,按嫁接部位分为高接和底部接。夏季芽接以培育成品苗和接穗圃为目的,秋季芽接以培育半成品苗为目的。

夏季芽接:用白榆2年生苗木或1年生成熟苗木为砧木。6月初时,从中华金叶榆的充实枝条上选取饱满的小侧枝部位,从侧枝的上方1厘米处用嫁接刀(要求嫁接刀十分锋利,每用1~2小时磨刀1次)削下2~2.5厘米的皮部,不带木质,然后在砧木距地面5厘米左右处,选一光滑部位,自上而下削去与芽片大小相同的组织,将芽片与砧木对接重合,用塑料布条自上而下将芽片绑缚严实。操作关键是选择接穗的侧枝大小,侧枝太粗,削皮时侧枝削不动,而且侧枝容易从皮部脱出,使取芽失败;侧枝太细时,接穗也太细,不易操作,即使削下,芽皮也太窄,很难成活。削下的芽片如果薄厚均匀,即使起皱,拉平后照样能用,不会降低成活率。夏季芽接一般一直可进行到7月初。此段时间,榆皮组织黏液丰富,接穗和砧木易黏合,最高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秋季芽接:时间为8月中下旬,采用夏季芽接的嫁接方法。此时接穗已不离皮,芽接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过早易萌芽,不能过冬;过晚则接穗不易愈合,降低成活率。

扦插繁殖

硬枝扦插:扦插时间在3月中旬。插穗可在上年入冬前剪取,选取0.5厘米以上的壮条,截成15~20厘米,绑缚成捆,进行沙藏。扦插前取出插穗,用清水洗净沙土,用ABT6号100毫克/升浸泡下部2小时。一般可直接进行大田扦插,行距50厘米,株距15厘米,随开沟随扦插,插穗微露出地面,将土踩实,覆盖地膜,浇透水。4月上旬开始出芽,此时应及时从芽眼处抠破地膜,利于长出地面。直至4月底新根才能长出。

嫩枝扦插:扦插时间在7月上旬。以全光雾插较易管理:剪取当年生的近木质化的枝条,截成15~20厘米,剪去中下部叶片,保留上部4~5片叶,绑缚成捆,用ABT6号100毫克/升浸泡下部2小时后扦插至沙土中,密度以叶子完全覆盖沙面即可。扦插后立即喷雾,每天3~4次,气温过高时,中午加喷1次。沙盘上部和南、西半圈要用遮阴网封闭。20天左右可长出新根。

苗圃管理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有围拦设施的地方。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1.5米、土层厚不少于50厘米。平原除盐碱化的土壤、山区除栗钙土外均适宜建苗圃,即微酸性至微碱性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均可,若不符合该条件要逐步平整并进行土壤改良。水源应方便,苗圃附近最好有自备井,如果引水灌溉,输水距离应小于1公里,水的pH值在6.0至8.0之间。

工程养护

中华金叶榆抗逆性强,工程养护管理比较粗放,定植后灌一两次透水就可以保证成活。为保证植株景观效果,每年需进行一两次修剪(一般为球形,特殊造型除外)。另外,应注意防治病虫危害,以免影响景观效果。

主要价值

1、观赏性极佳。初春时期,中华金叶榆便绽放出娇黄的叶芽,似无数朵蜡梅花绽放枝头,娇嫩可爱,早早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至夏初,叶片变得金黄艳丽,格外醒目,将街道、公园等景点打扮得富丽堂皇;盛夏后至落叶前,树冠中下部的叶片渐变为浅绿色,枝条中上部的叶片仍为金黄色,黄绿相衬,在炎热中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

2、全身是宝,开发价值很高。中华金叶榆的枝叶植物蛋白质含量很高,适口度好,适用于动物青饲料和饲料加工;榆皮中植物胶含量高、品质好,可用于加工提取植物胶,枝皮纤维可代麻制绳、麻袋或作人造棉和造纸原料;中华金叶榆的嫩芽、榆钱口感好,营养丰富,可加工优质绿色食品;中华金叶榆材质坚硬,可作木地板、家具;果实、树皮和叶入药能安神,治神经衰弱、失眠。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cb6CD0EAA0B.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459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48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