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自乾隆二十年(1755年)开始,乾隆皇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陆续降旨绘制陶瓷和青铜器等宫廷珍藏品图册,并亲自考订文物,建立图典。
其中的《珍陶萃美》和《精陶韫[yùn] 古》图册两本,就是此间由宫廷画师于乾隆五十年(1785)绘制,每一本画有10件乾隆典藏的历代名窑珍瓷。图册每页呈对开折页,上页为瓷器名称及图画;下页描述尺寸、釉色、器型、款识和前人的品评,并统一配有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印章“古稀天子”、“八征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唐古稀天子宝”、“研精古得趣”、“观书为乐”、“和光积中”、“摛藻为春”、“天根月堀[kū] ”等落款。两本图册现藏于台北故宫。
做了个一目了然的图册实物对比图,实物有4件空缺。后面另有大图:
据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档案记载,虽然目前图册已与画中瓷器分开保存,但陶瓷图册原来应与画中瓷器共置于一个木匣中,而且整个木匣即为一组瓷器多宝格,图册正是这组多宝格的典藏图录。
这两本图册,除了因古代绘画中一直存在透视关系的缺陷之外,总体上看,画工精细,用色写实,画面逼真,装帧典雅。既是一本可以赏阅的古玩画册,又是一份内府藏瓷的文献资料。
画中收录的瓷器珍品,通过文字可以得知是定、官、哥、鈞、龙泉窑,以及明朝宣德、万历官窑烧制的器物。从收录的珍品看,也从中准确传达出了乾隆皇帝极高的艺术鉴赏品味。
目前能找到《珍陶萃美》和《精陶韫古》两本图册中的实物16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此文已经是最全的实物与图册对照了,以后如能继续挖到余下的4件实物下落图片,再更新。
以下分别是《珍陶萃美》和《精陶韫古》图册的高清图及部分传世实物照片。
《珍陶萃美》图册10页及传世实物10件:
注:高度看上去有些失真了,边缘的立体感很赞。
注:这葵花碟画的有些像碗了
《精陶韫古》图册10页及传世实物6件:
注:霁青盘有些像碗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