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由伯纳德·罗斯执导的爱情片。该片由苏菲·玛索、肖恩·宾等主演。
影片根据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主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最终卧轨自杀的悲剧故事,于1997年5月1日在德国上映。
安娜·卡列尼娜
Anna Karenina
爱情
美国
俄罗斯
伯纳德·罗斯
列夫·托尔斯泰
苏菲·玛索
103
英语
彩色
浮世一生情
1996年4月15日
1997年5月1日(德国)
全球票房80余万美元(截止时间2022年)
19世纪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里,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安娜(苏菲·玛索饰)艳冠群芳,在火车上她邂逅了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伯爵(肖恩·宾饰)。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在当时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他们的爱情悲剧就此展开。
虽然安娜勇敢地告诉自己的丈夫一切实情,希望能离婚,但看重社会地位的卡列宁(詹姆斯·福克斯饰)难以忍受夺妻的耻辱,以安娜最心爱的儿子做威胁,拒绝和安娜离婚并逼她放弃儿子。
此刻,安娜已离家与渥伦斯基同居,怀了他的孩子,却不幸流产,得了后遗症,又对酒与药物有了依赖性。经过重重困难波折后,安娜的精神压力变得非常大。后来,渥伦斯基承受不了社会压力,开始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而现在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出了问题,她内心无法获得满足和平衡。
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1]
演员 | 角色 |
苏菲·玛索 | 安娜·卡列尼娜 |
肖恩·宾 | 渥伦斯基 |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 列文 |
米娅·科施娜 | 基蒂 |
詹姆斯·福克斯 | 卡列宁 |
费奥纳·肖 | 莉迪亚 |
丹尼·赫斯顿 | Stiva |
菲丽达·劳 | 渥伦斯基娅 |
David Schofield | Nikolai |
Saskia Wickham | Dolly |
Jennifer Hall | Betsy |
安娜·考尔德-马歇尔 | Princess Schcherbatksy |
Valerie Braddell | Ambassador's Wife |
制作人 | 布鲁斯·戴维、吉姆·莱姆利、斯蒂芬·麦克维蒂、Vladimir Zheleznjakov |
原著 | 列夫·托尔斯泰 |
导演 | 伯纳德·罗斯 |
副导演(助理) | Mark Carter、Mark Cotone |
编剧 | 伯纳德·罗斯 |
摄影 | Daryn Okada |
剪辑 | Victor Du Bois |
选角导演 | 玛丽昂·多尔蒂 |
艺术指导 | 约翰·迈尔 |
美术设计 | Sergei Shemyakin[3] |
安娜·卡列尼娜
演员 苏菲·玛索
安娜是一位贵族妇女,卡列宁的妻子。少女时代即嫁给卡列宁并育有一位八岁的儿子。与渥伦斯基相恋后不幸流产。她是一个矛盾而完整的形象,她游走在家庭和爱情之间,备尝艰辛与苦痛。最后精神渐渐出现问题,身着一袭黑衣在火车站卧轨自杀。
渥伦斯基
演员 肖恩·宾
渥伦斯基是一个年轻英俊、有勇气、有激情的军人,他是一个非常感性的男人,因此他的决断常常带有孩子气的莽撞。他与安娜相爱后因为社会舆论备受指摘,同时承受来自于母亲的巨大压力,因而对安娜渐渐冷落。
列文
演员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列文是一位地主,与安娜嫂子的妹妹基蒂相恋,一波三折之后终成眷属。他可以说是获得了真正的爱情和家庭的幸福。然而,疑心的痛苦在折磨着他,在自己的富裕同人民贫困对比下,他深深抱有负罪感。他不断地思考以寻求答案,直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后方得以宁静。
卡列宁
演员 詹姆斯·福克斯
卡列宁是一个刻板、守旧、爱惜名誉的官僚,身居高位,名誉对他来说重于一切,他宁愿深受痛苦也要保持貌和神离的家庭,与安娜没有爱情。他明知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恋情,仍不同意和安娜离婚,更不允许安娜带走二人的儿子。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