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舞(汉族传统民间舞蹈之一)

 2023-06-18  阅读 256  评论 0

摘要:扇子舞,汉族传统民间舞蹈之一。哈尼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扇子舞"是朝鲜族代表性的舞蹈,最早源于朝鲜族传统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今,扇子舞已成为中老年喜闻乐见的锻炼方式。舞者双手持羽扇,身穿白衣,动作多摹仿白鹇飞翔姿态,优美、柔和,其内容与傣族之孔雀舞相似,系表

扇子舞,汉族传统民间舞蹈之一。哈尼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扇子舞"是朝鲜族代表性的舞蹈,最早源于朝鲜族传统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今,扇子舞已成为中老年喜闻乐见的锻炼方式。舞者双手持羽扇,身穿白衣,动作多摹仿白鹇飞翔姿态,优美、柔和,其内容与傣族之孔雀舞相似,系表现宁静、自由的农林生活。扇舞乃上古之舞蹈形式,而仿白鹇则为原始的拟兽舞遗迹,说明此舞渊源颇古老。

扇子舞

汉族传统民间舞蹈之一

《扇舞丹青》

哈尼族、朝鲜族

伍佰

扇舞

扇子

中国传统民族舞

汉族

扇舞作为我国古老的乐舞形式,古代的宫廷扇舞多为女性所演,动作轻缓柔和,典雅流畅,表现女子轻盈飘逸,抒情婉转之美,或舞者以巫师形象持扇起舞出现,则作为一种宗教仪式性的“巫舞”表现有强烈的神话鬼魅色彩。

中国的民间乐舞中也喜爱用扇子作道具。在北方流行的汉族民间乐舞秧歌,就是使用扇子或手帕、彩绸进行表演,不同的角色手执不同的扇子,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而挥舞成趣。

“云南花灯”舞演出时,舞者男执彩灯,女执花扇、花灯,在舞动中灯扇交错,飘然律动,纯朴自然而又优雅洒脱,人们将其比喻为秀美.别致的“山茶花”。其他如南方的“采茶灯”乐舞,舞者左手提茶篮,右手执彩扇,载歌载舞。江西“赣南采茶舞”,舞者动作有扇子花,又分为男女通用的单扇花和多用于女性的双扇花,并形成了舞扇花的基本要领:“扇花变花在于手,力在手腕不在肘,左甩水袖右摆扇,十指牵着两臂走。”

中国的扇舞也在不断发展创新,融合了许多戏曲元素,如长绸扇舞,便是根据戏曲中的水袖改良的扇子而形成的舞蹈,女子舞动飘逸轻盈,男子舞动清雅俊秀。

哈尼族

哈尼族扇子舞,分为棕扇舞和纸扇舞。主要流行于红河、元江、新平、元阳等县的梭比、白宏等支系中。棕扇舞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多属对母性的崇拜。哈尼族人民视白鹇鸟为善良吉祥的象征。相传一只美丽的白鸟衔药草救了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为感激和怀念善良的白鹇鸟则跳起此舞蹈。舞多为女性,用芭蕉叶或棕叶的扇子模拟白鹇鸟的生活、资态、动作起舞,舞姿柔美,气氛庄重、充满对寨神祖母的崇拜,寄托了哈尼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理想。纸扇舞是由棕扇舞发展演变而来,主要是在送葬时,由男性跳。舞蹈有双人、四人或多人对跳,节奏缓慢,多模拟鸟类动作。

朝鲜族

朝鲜族扇子舞源于朝鲜族传统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扇子舞一般由女子表演,通过舞动扇子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表现了朝鲜族特有的节奏、含而不露的内在情绪、曲线性的律动和自由自在的表演。舞者利用手中的扇具,随着队形的不断变化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和造型,赋予人以美的享受,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85bCD0ECwgH.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26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93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