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的由来(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4-06-10  阅读 224  评论 0

摘要:书签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牙黎,即象牙制成的书签唐韩愈《送诸葛往随州读书》诗云:邺候家书多,插架三万轴一一是牙签,新若手未触这诗里便提到了牙签后来卷轴书改成折装,牙签变薄了,用骨片或纸板制成,有的还在薄片贴上一层有花纹的绫绢,于是原本插在卷轴内的牙签变成了夹在书内的书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书签

书签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牙黎,即象牙制成的书签唐韩愈《送诸葛往随州读书》诗云:邺候家书多,插架三万轴一一是牙签,新若手未触这诗里便提到了牙签后来卷轴书改成折装,牙签变薄了,用骨片或纸板制成,有的还在薄片贴上一层有花纹的绫绢,于是原本插在卷轴内的牙签变成了夹在书内的书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书签的由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书签的由来(看完你就知道了)

书签的由来

书签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牙黎,即象牙制成的书签。唐韩愈《送诸葛往随州读书》诗云:邺候家书多,插架三万轴。一一是牙签,新若手未触。这诗里便提到了牙签。后来卷轴书改成折装,牙签变薄了,用骨片或纸板制成,有的还在薄片贴上一层有花纹的绫绢,于是原本插在卷轴内的牙签变成了夹在书内的书签。

宋朝以后书签式样基本定型,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由于过去物质生活的匮乏,市场上书签的数量极其有限。书签在市场上指甚至大量出现。只是近年来的事,但即便如此,书签的数量比起邮币票卡来,还是相对要少得多,而书签从某一角度而言更能准备、生动地记录生活、反映生活。

方寸书签,如一面镜子,窥千年文化,映百态人生。展卷读书之余欣赏这精美的艺术书签,不但平添了许多情致,变是读书的一大乐趣。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504Cz0MCwEDV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35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95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