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又称袁家山、吕祖庙,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城东南隅,是一处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阁
睢县城东南隅
袁家山
明代船形建筑群
蓬莱阁,又称袁家山、吕祖庙,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城东南隅,是一处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家山建成后,数百年来的府州县地图均有登录。清初《道藏辑要·在陆肇祥》所载:“襄邑(睢县)有袁家山,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在陆园地也。上供长生大帝及八洞仙祖圣像,皆飞现云中。
蓬莱阁,前后壁之间,留题圣迹颇多。……而晚尤爱道,故于在陆园崇建殿宇数重,至今灵应昭然焉。”袁家山建于明代天启末年(1627年)袁可立致仕之后。“当司马公(袁可立)在前明时,宦历中外,逮乞休归田,筑别墅、池林、山榭,逶迤十余里,不绝名花美石,极一时之胜”(袁可立四世孙《袁任墓志铭》)。
袁家山的建造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明代登莱巡抚袁可立乘舰船出海与后金军(一说倭寇)作战,战船行至大海中间,忽然狂风大作,恶浪掀天,昏暗中恍惚吕洞宾现身于袁尚书面前,袁尚书祷告保佑,煞时风平浪静,一仗取胜。袁尚书归里睢州后大兴土木,仿照自己打造的大型船舰形制,取蓬莱阁侧险之势,建袁家山以还原,时人称“小蓬莱”。
由于建在水中,地势颇高,世称袁家山。袁家山的建造很有气势,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建望月台,数百年不减雄伟壮美之色。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州范阳洵率幕僚大修袁家山,有诗赋曰:“花明柳暗兮恍是仙源,吹笛鸣剑兮鹤唳青天;神其醉止兮洞中高眠,佑我苍生兮亿万斯年”,由此可想见袁家山“小蓬莱”当年之盛。王铎《甘露台》、田兰芳《逸德轩文集》、状元彭定求《道藏辑要》、总统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睢阳尚书袁氏家谱》等文献均有明确记载。
2014年6月,河南省文物局暨睢县政府对袁可立的别业袁家山开始自建山400年来最大规模的周边环境治理和维护工作,力争重现袁家山当年青山绿水原貌,而被满清刻意忽略的明末名臣袁可立及其相关历史的研究也从此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