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女神的独到之处(郭沫若的女神)

 2024-06-23  阅读 669  评论 0

摘要:郭沫若的《女神》1921年8月出版,是继胡适的《尝试集》之后,现代文学史上第二部个人的新诗集。共分三辑。​第一辑:包括《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三部诗剧。第二辑:30首诗。在1921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自《凤凰涅槃》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共十篇为《凤凰涅槃之什》,自《三个泛神论

郭沫若的《女神》1921年8月出版,是继胡适的《尝试集》之后,现代文学史上第二部个人的新诗集。共分三辑。

郭沫若女神的独到之处(郭沫若的女神)(1)

第一辑:包括《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三部诗剧。

第二辑:30首诗。在1921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自《凤凰涅槃》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共十篇为《凤凰涅槃之什》,自《三个泛神论者》至《我是个偶像祟拜者》共十篇为《泛神论者之什》,自《太阳礼赞》至《死》共十篇为《太阳礼赞之什》。

第三辑:23首诗。包括诗人最初的试笔和“五四”后的作品。分为三部分:《爱神之什》、《春蚕之什》、《归国吟》。《女神》的文学史地位与评价:《女神》中诗写1916-1921年,而绝大多数则创作于五四高潮时期,即1919-1920年。《女神》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新诗集,郭沫若诗歌的代表作。《女神》以充分的五四时代精神和成功的自由体形式,把新诗艺术推向了新水平,是白话新诗真正取代文言旧诗的标志,是现代浪漫主义的发端。

郭沫若女神的独到之处(郭沫若的女神)(2)

女神的艺术特色

(一)《女神》中最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常常高大雄伟,被人格化情绪化,充满传奇色彩。《女神》中很多诗篇取材于神话传说,如风凰、女神、天狗等,现实题材经过诗人泛神论思想的消解融化,人、神、自然化为一体,也被传奇化。宇宙地球、日月星辰、山川川海洋、风雨雨雷电等都成为有生命、有灵性的拟人化的形象。不论是人是神还是自然物,一旦被诗人摄入笔底,便具有人的个性,又具有创造一切、驱使万物的超常神力。所唱都是“郭沫若之歌”。这一奇思妙想,加上新巧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浓烈的色彩、激越的音调,使诗的翅膀飞腾起来,诗的形象神奇百态、瑰丽异常,基本特色:壮阔性、奇异性与飞动性,由此形成《女神》雄奇壮美。

(二)奔放豪迈的主观抒情、气势磅礴的格调。《女神》是新诗诗中豪放派的先驱。其中的抒情主人公“我”,大多经过极度夸张和传奇化。这些“开辟洪荒”的“我”所抒之情奔放豪迈,语调粗犷雄浑,再经诗人的修辞的渲染,如奔腾的海涛、震怒的雷霆、急骤的暴风雨,充满阳刚之气、雄雄浑之美。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3d3Cz0EAw0CUVE.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716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84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