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女,1981年她出生于哈尔滨,能能数码始创人,擅长电脑维修,及电脑相关设备维修。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后,199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以来。
2005年10月-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学师从陈晓明教授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中国现代诗歌,当代诗歌等,独立完成科研项目有:1、北京大学博士后基金项目:九十年代中国女性诗歌写作;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诗的语言和形式研究;3、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中国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发表论文多篇。
赵彬
中国
汉族
哈尔滨
1981年月日
中国语言文学
女
副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1991年9月--1995年7月就读于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
1995年9月--1998年4月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学位,
1998年4月毕业留校任教以来。
2001年9月--2005年6月在职攻读吉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5年10月-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诗歌。
科研项目: | 1、北京大学博士后基金项目: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诗歌写作 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新诗的语言和形式研究 3、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 中国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 |
学术论文: | 1、略论废名诗歌的哲理境界 2、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3、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的来临与九十年代以来诗歌的变化 ——对九十代以来诗歌的再认识 4、名字背后的隐喻和象征 ——对苏童新作《碧奴》题名的索解 5、对女性文化的颂扬与重祷--苏童新作《碧奴》的隐喻 6、媒介与人和文学 7、现代性的省思:符号化的虚空——由于坚一首小诗所带来的启示 8、断裂、转型与分化――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身体写作综述 9、面向词语的写作——论中国九十年代女性诗歌的词语修辞学转向 10、关于当代诗歌的阅读:在细读中展示的魅力——以于坚的一首小诗为例期 11、身体写作文本在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多维释义——尹丽川诗歌身体写作文化透视 12、王小妮论 13、文化反思与道德批判——解读阎连科新作《风雅颂》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