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哪儿?“三下乡”!这是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旅游学院大学生的回答。
广大农村需要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大学生也需要到农村去,在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今年暑假,广科院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路,以奉献之姿践行担当和使命,将青春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
8月26日至29日,旅游学院“青春建功”志愿者服务队师生分别前往海后村、爵山村、排坡村、山兜村、白蕉村、架炮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安全宣传走进乡村,贴心讲解温暖人心
“小朋友,来看一下怎么预防溺水。”
“叔叔,您看这个交通安全手册。”
“奶奶,记得不要给陌生人转账,防止被诈骗。”……
在各村村委领导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分为小分队奔赴六个村,为老年人宣传防诈知识、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守护儿童安全,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有针对性地向群众普及“防溺水”、“防诈骗”、“禁毒”、“农保”、“新冠疫苗接种”及“交通安全”等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实际要求,提醒村民们记得按时缴纳农村保险费用。
老人们纷纷表示:“原来这些行为都是骗人的,谢谢你们!”旅游学院学生詹威漫说道:“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宣传,希望守护好老人们的‘养老钱’,提高村民安全防范意识,为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风文明浸润民心,美丽乡村展露新颜
服务队来到六个村后,受到了各村村委会的热情欢迎,他们详细介绍了本村发展情况,并带师生们参观了本村的党建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文化书屋等地。
跟随村委会干部的脚步,志愿者们携带宣传册及帆布包等,进村宣传家禽圈养及门前三包政策,细致入微地向当地村民做了“环境保护”、“文明旅游”的宣传,为了巩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志愿者们在部分乡村开展了巩固创卫行动,包括清除“牛皮癣”、铲除小广告等。
深入乡村走访调研,助力乡村发展振兴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海边开展调研,村支书介绍道,海后村的海滩还未开发,沙滩上保留着原本的模样,海水清澈、许多小螃蟹爬行。参观海边夜景后,志愿者们提出了一些发展意见,包括沙滩增设沙滩椅及沙滩排球等游玩设施、增设垃圾桶以维护海边环境等,打造“美丽乡村·靓丽海后”的明信片。
而在架炮村、山兜村等地,村干部热情接待志愿者们后,介绍了当地历史概况、脱贫故事、疫情防控工作等,同时就本地主要收入来源及村内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在架炮村村干部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了吉颂圣女果基地、飞天稻花鸡基地等,详细了解架炮鸡的喂养流程、喂养天数及产业效益,聆听果园园长介绍圣女果品种及种植规模,并拍摄了部分视频作为美丽乡村宣传片的素材。
身体沉下去,本事才能长起来。本次三下乡,志愿者们深入到村民家中、田间地头、涉农企业等地,走在祖国大地上、融入基层一线中,将安全知识与文明理念带进乡村。
这里,既是同学们将自身所学投入到乡村所需的“实践地”,也是厚植人民情怀的大课堂,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