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2023-06-19  阅读 922  评论 0

摘要: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弗兰西斯·培根

英国

英格兰

1561年1月22日

《新工具》、《学术的进步》、《新大西岛》

新教安立甘宗

个人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生于贵族家庭,曾任掌玺大臣和大法官,晚年脱离政治活动,专门从事科学和哲学研究。

他是新贵族的思想代表,反对君主权神授和君权无限,主张限制王权;拥护清教主张改革,但反对革命。他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提出必须清除它给人们造成的错误认识和偏见(他称之为假相),以便给认识和科学扫清道路。

他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认为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真正的分子,即事物的简单性质。它是有限的不变的,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它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构成的。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最重要的特性,运动是有规律的,其形式是多样的。他称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定性为形式。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形式,从而获得行动上的自由,以便征服自然。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他重视归纳法,强调它的作用和意义,认为它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但它否定了演绎法的作用是片面的。他把自然科学中孤立静止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哲学上来,造成了欧洲近代哲学所特有的局限性。他的哲学具有神学的不彻底性,他主张双重真理,承认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等宗教教条。他的唯物主义哲学对近代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主要著作有:《新工具》、《学术的进步》、《新大西岛》等。代表作《新工具》,在近代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哲学家由此把它看成是从古代唯物论向近代唯物论转变的先驱。

个人著作

代表作品

《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论说文集》、《亨利七世本纪》、《论事物的本性》、《迷宫的线索》、《各家哲学的批判》、《自然界的大事》、《论人类的知识》、《培根人生论》。

第一部文学著作

弗朗西斯·培根有这样一种积极而充实的政治生涯,似乎就无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气和在本册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学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动。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随笔》最初发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补。该书文笔言简意赅、智睿夺目,它包含许多洞察秋毫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仅论及政治而且还探讨许多人生哲理。

有这样一种积极而充实的政治生涯,似乎就无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气和在本册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学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动。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随笔》最初发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补。该书文笔言简意赅、智睿夺目,它包含许多洞察秋毫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仅论及政治而且还探讨许多人生哲理。

不朽的著作

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论述科学哲学的。他计划分六个部分来写一部巨著《伟大的复兴》。打算在第一部分重申我们的知识现状;第二部分描述一种新的科学调查方法;第三部分汇集实验数据;第四部分解释说明他的新科学工作方法;第五部分提出一些暂定的结论;最后一部分综述用他的新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可想而知,这项宏伟的计划──可能是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最有抱负的设想──从未得以完全实现。但是可以把《学术的进展》(1605)和《新工具》(1620)看作是他的伟大著作的头两个部分。

最重要著作

《新工具》和归纳法的创作

《新工具》也许是培根最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基本上是号召人们采用实验调查法。由于完全依靠亚里士多德演绎逻辑方法荒诞可笑,因而需要一种新的逻辑方法——归纳法。知识并不是我们推论中的已知条件,而是要从条件中归纳出结论性的东西,更确切地说是我们要达到目的的结论。人们要了解世界,就必须首先去观察世界。培根指出要首先收集事实,然后再用归纳推理手段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虽然科学家在每一个细节方面并不都是遵循培根的归纳法,但是他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对观察和实验有重大意义,构成了自那时起科学家一直所采用的方法的核心。

最后的著作

《新西特兰提斯岛》

培根的最后一部著作是《新西特兰提斯岛》,该书描写了太平洋的一个虚构的岛上的一个乌托邦国家。虽然书中的背景令人想起托马斯·莫尔爵士的《乌托邦》,但是其整个观点则截然不同。在培根的书中,他的理想王国的繁荣和幸福取决于而且直接来自于集中精力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当然培根是在间接地告诉读者科研的明智应用可以使欧洲人民与他的神秘岛上的人民一样繁荣幸福。

生平经历

弗朗西斯·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一世手下一位高级政府官员(新贵族)的次子。

他十二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

他从十六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当一个时期的官员。但是当培根十八岁时,他的父亲猝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钱财。因此他开始攻读法律,二十一岁时找到一个律师的职业。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守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作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政治生涯

二十三岁时他被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虽然他有高朋贵亲和显赫的才华,但是伊丽莎白拒绝委任他任何要职,或有利可图之职。其理由之一是他在议会中果敢地反对女王坚决支持的某项税务法案。他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借”债累累,无所顾忌。

培根成为一位踌躇满志、深得民心的青年贵族埃塞克斯伯爵的朋友和顾问,而埃塞克斯也成了培根的朋友和慷慨的捐助人。

但是当埃塞克斯野心膨胀,阴谋发动一场推翻伊丽莎白女王的政变时,是培根告诫他,要把忠实女王放在首位。尽管如此,埃塞克斯还是发动了政变,但却未遂。培根在起诉伯爵犯有叛国罪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埃塞克斯被斩首。整个事件,使许多人都对培根产生了恶感。

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为她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顾问。虽然詹姆斯拒不采纳培根的劝告,但是他却赏识培根,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为法务次长,1618年被任为英国大法官,一个与美国法院院长大体相等的职务;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

但是乐极生悲,培根随后便大难临头。作为一个法官,培根当面接受诉讼当事人4万英镑的“礼物”,虽然此事非常普遍,但是却显然违反法律。他在议会中的政敌正想抓住这个机会把他赶下台去。培根招供了,被判了有期徒刑,关押在伦敦塔,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公职,同时,还被罚了一笔巨款。国王不久就将培根从狱中释放出来,免除了对他的罚款,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已告终结。

人物贡献

思想贡献

弗朗西斯·培根

培根是第一个意识到科学及其方法论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在人类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人。他试图通过分析和确定科学的一般方法和表明其应用方式,给予新科学运动以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培根是一位哲学家。他一开始就探索实验方法的各种可能性,他说他要做科学上的哥伦布。160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学术的进展》,这是解释他的见解的最早的一部通俗读物。

1620年,他主要的著作《学术的伟大复兴》出版了一部分,这部书到他死时还没有写完。培根把此书分为六个部分:

1、导论,即《学术的进展》。

2、《新工具论》主要是对科学方法的分析,是书中最完整的部分。

3、原定是关于工匠学问和实验事实的百科全书。

4、第四部分没有找到,主要论述怎样运用新方法来分析事实。

5、讨论过去和现在的科学理论。

6、论述新自然哲学,把从各方面的事实提炼出来的假说和现有的科学理论最后加以综合。

这部书培根只写到了第二部分。但是他对十七世纪英国和十八世纪法国影响都极大。在这部著作里他提出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认识理论,作为归纳法理论逐渐为人所知。

培根认为对自然的科学理解和技术控制是相辅相成,两者都是运用科学方法的成果。培根对印刷、火药和罗盘的发明非常重视。他以这三种发明为例,证明近代人比古希腊人的知识高明得多。培根说:“因此促进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新科学方法,首先要求的就是去寻找新的原理、新的操作程序和新的事实。这类原理和事实可在技术知识中找到,也可在实验科学中找到。当我们理解了这些原理和知识以后,它们就会导致技术上和科学上的新应用。”

培根请求詹姆斯一世颁布命令去搜集各种方面的知识。他认为把大量事实搜集起来是他的方法的首要要求,只要有一部篇幅六倍于老普林尼的《自然史》那样的百科全书,他就可以解释自然界的所有现象。

培根的科学方法观是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对科学方法上使用的数学和演绎法采取不信任态度。培根只是在他提倡的方法上有他的独创之见,但这些独创之见也没有立即得到应用。到十九世纪由于地质学和生物学中进化论的发展,培根的定性-归纳方法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评价培根的方法论时,马克思曾说:“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的方法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和重要条件。”

在应用科学方面,培根感兴趣的主要是工匠的技术和工业生产过程,因而他被称作“工业科学的哲学家”。

哲学贡献

培根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培根认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知识(认识)只有通过感性经验从客观外界获得。他说:“人是自然界的仆役和解释者,因此他所能做的和所能了解的,就是他在事实上和思想上,对于自然过程所见到的那么多”。他认为,认识的真实性和存在的真实性是一致的,“其间的差别不过是直接的光线和反射的光线而已”,这是一种相当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归纳方法

历来有多少哲学家强调演绎的相反一面即归纳的重要性,在这类禀有科学气质的哲学家漫长的世系中,培根是第一人。

名言警句

  1. 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2.虚伪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3.命运如同市场。如果老待在那里,价格多半是会下跌的。

4.严厉生畏,但是粗暴生恨,即使公事上的谴责,也应当庄重而不应当侮辱嘲弄。

5.炫耀于外表的才干陡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

6.真理易于从谬误中产生,难于从混乱中产生。

7.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8.在我们生命的网上,不能隐匿着虚伪,否则,便在每根纵横的线上,都永远留下腐烂的痕迹。

9.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10.研究历史能使人聪明;研究诗能使人机智;研究数学能使人精巧;研究道德学使人勇敢;研究理论与修辞学使人知足。

11.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会有出类拔萃的美。

12.对上帝的造物和工作的沉思产生了知识;但涉及到上帝本身时,却没有完满的知识,只有知识破灭后的惊异。

13.我们的语言,不妨直爽,但不可粗暴、骄傲;有时也应当说几句婉转的话,但切忌虚伪、轻浮与油滑。

14.命运有点女人的气质,你越向她求爱,她就离你越远。

15.美有如夏天的水果,容易腐烂且不持久。

16.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17.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与智者交谈;在生活的事务中,我们通常都是与愚人交谈。

18.时间是不可占有的公有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会愈益显露。

19.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20.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

21.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22.一切知识的获得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23.只见汪洋时就以为没有陆地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

24.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所惊奇。

25.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26.使人们宁愿谎言,而不愿追随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人的想像,而且是由于谎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27.在一切伟大的人物中(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盛名仍在人记忆中者),没有一个是在恋爱中被诱到狂热的程度者。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28.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是使人心愤怨和抑屈之气得以宣泄释放。

29.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30.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31.没有一种获利能及得上从我们的所有中节省下来的那样确切可靠。

32.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33.知识就是力量。

34.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35.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

36.一个人如果对待陌生人亲切而有礼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诚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别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37.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38.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39.恐惧是粉碎人类个性最可怕的敌人。

40.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对一个真心的朋友你可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心上的事情。

41.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42.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43.有妻室儿女的人,行动自由就受到限制,从而成为命运的人质。

44.首先细心思考,然后果断决定,最后坚韧不拔地去做。

45.没有朋友可以向之倾诉心事的人们可说是吃自己的心的野人。

46.狡猾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

47.除了恐惧本身之外没什么好害怕的。

48.不是正的朋友,再重的礼品也敲不开心扉。

49.没有爱是寂寞的,没有恨也是寂寞的。

50.我们只有固有的健康法则。这些法则却很少有人注意,往往直到临死时,才注意到,然而悔之晚矣。假若人人都知道适当的健身法,不消说,生命就可以大大延长。

51.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所惊奇。

52.谁能比这种人更痛苦呢,他们人虽在世,却已亲身参加了埋葬自己名声的丧礼?

53.人是一切的中心,世界的轴。

54.研究真理、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55.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56.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一代。

57.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58.金钱是好的仆人,却是不好的主人。

59.出身高贵的人,常是不太勤劳的,但他们对劳动的人却又往往心怀嫉妒。

60.誓言是否有效,必须视发誓的目的而定;不是任何的目的都可以使誓言发生力量。

61.人们以为他们的理性支配言语,偏偏有时反而支配理性。

62.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63.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64.临时结交的人,不能算是朋友。

65.感官的愚弄正是感官的一种快乐。

66.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1]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132CD0HAwE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901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73秒, 内存占用1.36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