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城市排水改造(辽宁盘锦建设无废城市)

 2025-09-07  阅读 451  评论 0

摘要:来源:经济日报作为资源型转型试点城市和东北首个被列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盘锦市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绿色生活”之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盘锦城市排水改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盘锦城市排水改造来源:经济日报作为资源型转型试点城市和东北首个被列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盘锦市走出一条“绿

来源:经济日报作为资源型转型试点城市和东北首个被列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盘锦市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绿色生活”之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盘锦城市排水改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盘锦城市排水改造(辽宁盘锦建设无废城市)

盘锦城市排水改造

来源:经济日报

作为资源型转型试点城市和东北首个被列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盘锦市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绿色生活”之路。

那些污泥浊水哪里去了?在辽河油田曙光公司的油泥处置场,12万吨曾露天存放的石油污泥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建筑墙砖。原来,该公司投资2亿元购进先进油泥转化设备,修建了钢架棚和防渗地面,5座露天处置池全部清理完毕,并把处理油泥剩下的渣土全部无害化处理后制成了建筑用砖。

“这只是辽河油田打造‘无废油田’的众多举措之一。”辽河油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主任卢敏说,源头上绿色修井作业,使每口井油泥产生量由去年的0.3吨下降到今年的0.1吨以下;排放出口“扎紧”,设置拦污闸,防止污水入海,实现出井油水全部回收;投资建设含油污泥、钻井废液与钻屑处置利用等20个项目,油泥资源化利用达到100%。

建筑垃圾无处填埋曾让很多地方苦恼。盘锦洪鹏再生资源公司董事长袁洪奎说,通过固废处理装置,石棉等垃圾可重新变成建筑材料,如地砖、岩石板等,把废弃建筑垃圾用干榨净、变废为宝。

“这是环保倒逼机制作用的结果。”盘锦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尹韬说,盘锦近年来加强污染物总量管控,应实施强制性清洁的生产企业通过审核比例达100%,全市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

“稻蟹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是盘锦特色,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68.5万亩。在这里,水稻生长期内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每亩选用300公斤至500公斤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稻护蟹,蟹食虫饵,蟹粉肥田,形成一个生态化的天然平衡生物链。盘锦大米因绿而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盘锦引进中储粮、益海嘉里等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已形成国内最大粮油油脂加工基地。对稻壳等固体废物进行生物质发电或生产白炭黑,对油脂固废进行高效高值资源化利用,形成了粮食全产业链循环经济生产加工模式。益海嘉里集团成为盘锦第一个国家级绿色工厂,辽东湾新区被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园区。

建设绿色盘锦,行动起来的不只有企业。市民晏秋华说:“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深入人心,逐渐形成习惯。”盘锦在辽宁省率先建设了城乡一体化大环卫体系,采取“居民源头分类 保洁员收集二次分拣 企业专业化处理”模式,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京环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工作人员王珺负责生活垃圾的二次分拣,她介绍,公司每个月平均处理可回收垃圾70多吨,都要进一步细致分拣,分为11大类和36小类,再打包送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盘锦市还投资10多亿元建设了厨余垃圾处理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干化处理站等项目。

“转型绿色经济使盘锦发展的脚步更快。”盘锦市委书记付忠伟说,“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做深做精生态工业,做响做亮生态旅游业,绿色盘锦动能强劲。”目前,盘锦非油气采掘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已经接近90%。今年前三季度,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在辽宁省排名第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孙潜彤)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000Cz0HCw8AXlI.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555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606秒, 内存占用1.3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