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

 2024-05-10  阅读 307  评论 0

摘要:狂草是书法诸体中最高难的领域,历来为书法理论家所推崇。什么是狂草?狂草属于“小众”艺术,本质上是“远离实用性、注重艺术性”的,即虽难辨识,却可从笔法、结体、章法感受的线条艺术。由于当代人对狂草的认知水平较为有限,再加上狂草本身的“难辨识”性,因而对狂草书家的评价往往各持一端,莫衷一是。北京大学资深教

狂草是书法诸体中最高难的领域,历来为书法理论家所推崇。什么是狂草?狂草属于“小众”艺术,本质上是“远离实用性、注重艺术性”的,即虽难辨识,却可从笔法、结体、章法感受的线条艺术。由于当代人对狂草的认知水平较为有限,再加上狂草本身的“难辨识”性,因而对狂草书家的评价往往各持一端,莫衷一是。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李志敏先生是当代狂草大家,其取法汉唐,笔法老辣,苍茫古朴,开创引碑入草独特书风,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但对其狂草造诣的评价也有“分歧”,甚至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般来说,狂草方家的评价均甚高,钦佩至极,所谓“内行品不够”;而对狂草所知了了者却多有非议,认为生涩难识,所谓“外行看不懂”。那么,究竟如何看待狂草艺术和李志敏的书诣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和评判: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1)

李志敏:《大草千字文》

二是关于狂草“连绵”问题。李志敏的狂草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连绵体”,纵逸恣睢,笔断意连,酣畅淋漓,尽显颠张醉素风神。特别是他的“枯笔连绵”,历代书家鲜有触及,可谓“独门绝技”。另一类则是“散点书”,从书法史看,草书历来是连绵线的艺术,而李志敏在致力于“连绵体”探索的同时,也有另一种风貌的作品,即“点”的散步——每个线段都有“缩线变点”的趋势,整体看一幅作品就像是点的舞蹈,此类草书或可称“散点书”,这在中国草书史上绝无仅有,具有开创性。同时,为了避免点的增多阻碍笔势流动的快感,他还突破以往书家偏好单一取势形式的风格,使字体的横向取势与纵向取势交替出现在同一幅作品里,并辅以“左高右低”与“左低右高”的字体姿态,对比、呼应、补救、依让等又多依靠多个字来整体促成,使全篇气势一气呵成、了无挂碍。这两类风格各具千秋,丰富了当代草书的形式和风貌。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2)

李志敏信札:“依华同志,奉上拙作两幅,请正。另一信转吉安,问好。”

三是关于“引碑入草”问题。引碑入草是书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核心是将魏碑风貌引入草书特别是狂草之中。有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由是魏碑讲究金石气,字形方峻坚削,而狂草讲究流放姿纵,两种书体迥异,不能相容。也有人说,引碑入草由来已久,于右任等先辈大家已经实现了。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呢?首先,在书法诸体中,草书与碑学风貌距离最远,最具实践之难度,其实践价值亦最大,故引碑入草当为碑帖结合之高级形态,决不可因其高难而否认其价值及可行性。其次,于右任的草书虽然影响甚广,但相比草书,其行书和楷书的造诣反而更高,他的书风也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引碑入草”,而是“引草入碑”,主要是在充分运用碑之雄健笔法基础上,融入草书之纵逸意蕴。即使其草书也带有些许碑蕴,实属无心插柳,无意为之。而李志敏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深刻洞悉这一发展趋向,在汲取包括赵之谦、于右任等在内的前辈书家碑帖结合经验基础上,不仅率先明确提出了“引碑入草”的命题,还自觉对其进行了可贵探索,将北碑之雄强方笔和开阔圆笔彻底融入狂草创作之中,使之从笔法、结体到风貌为之大变,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正如国际书法理论家熊秉明先生所说:“当代书法要从碑帖结合上找出路,狂草就应该像李志敏先生这样写,引碑入草价值不容低估”。启功先生也说过:“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篱。而李志敏先生对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方向。”由此可见,引碑入草是当代书法发展的一个重大前沿性命题,李志敏则无愧为引碑入草首倡者和初创者。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3)

李志敏《标准草书指南》序言手稿

李志敏生前常说:“我不在乎现在,在乎三百年后”,也说过:“生不留名,死留名”。其早年求学武昌艺专,后常年授业北京大学。既是法学泰斗,精通英、法、德、俄四国外语,参与上世纪60年代《民法》、80年代《婚姻法》和《公司法》的起草;也是学问大家,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工诗文,擅绘画;更是书法大家,篆隶楷行草五体皆能,尤擅魏碑和狂草,并著有三春堂《书论》、《草论》两部经典传世。试问,当代书坛有几人能及?的确,李志敏作为引碑入草初创者所付出的艰辛探索,或尚有优化改进余地,但不管时间如何流逝,也不管书风怎么变换,其价值都是永恒的,终将浓墨重彩地铭刻在当代书法史上,值得书法界认真研究和借鉴。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4)

李志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5)

李志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是画理,又是书道。惟书道随物宛转,探妙于物,舍物之形.....”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6)

李志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7)

李志敏:“无论软笔硬笔,皆以圆为得道境界。”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8)

李志敏:"绘事后素,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9)

李志敏对联拓片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10)

李志敏法学著作题签:责任范围

狂草又称为 什么是狂草(11)

李志敏题北京大学校训(学风)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e19Cz0MAgoAX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02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36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