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常网络上被人嘲笑的对象,印度人身上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成为了充满娱乐色彩的日常谈资,然而就事论事,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中国,埃及,巴比伦并列为四大古国之一,真的有那么不堪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印度的民族传统实际上完全立足于这片土地才得以扎根和发展,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其中自然而然包含着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却依旧存在着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让印度保持稳定的制度,却也是制约印度发展的制度。
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源于印度教,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梵天的嘴、刹帝利是梵天的双臂、吠舍是梵天的大腿、首陀罗是梵天的脚。至于贱民,也就是达利特,则被排除在梵天的身体之外。
婆罗门主要担任着祭司,是贵族,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婆罗门
刹帝利是掌握着军事的贵族,除国王以及神权以外的各级官吏,是对外打仗的主力。
刹帝利
吠舍是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吠舍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者和被征服者,这类人实际上就是奴隶。
首陀罗
实际上还有一个是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完全不当人看。
达利特
贱民只能住在村外,不可与婆罗门接触,走在路上还要佩戴特殊标记,或者敲击某种器物来提示高种姓来避让,如果接触了贱民,则需要回家举行净身仪式,类似于中国的跳火盆。
种姓是世袭的。几千年来,种姓制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影响很深,虽然1948年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但种族歧视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广大农村情况还比较严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