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

 2024-10-04  阅读 919  评论 0

摘要:我是伏泽诚我的家乡是端午源头——汨罗从小,我们就在汨罗江畔的龙舟号子声中长大在屈大夫的诗词熏陶中成长我最喜欢家乡的夏天每当汨罗江上传来鼓点声声江畔齐腰高的艾草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这代表着,端午要来了端午,是汨罗人最看重的日子相传屈原在这天投汨罗江殉国当地百姓闻讯后,纷纷引舟抢救,呼唤屈原,并向江心抛散粽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1)

我是伏泽诚

我的家乡是端午源头——汨罗

从小,我们就在汨罗江畔的龙舟号子声中长大

在屈大夫的诗词熏陶中成长

我最喜欢家乡的夏天

每当汨罗江上传来鼓点声声

江畔齐腰高的艾草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这代表着,端午要来了

端午,是汨罗人最看重的日子

相传屈原在这天投汨罗江殉国

当地百姓闻讯后,纷纷引舟抢救,呼唤屈原,并向江心抛散粽子,求水怪不要吞噬屈原

此后,每一年端午,汨罗江畔的人们为了表达对屈大夫的怀念,划龙舟、吃粽子、戴香囊、悬挂艾蒿、喝雄黄酒……这种活动延续至今

端午,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汨罗粽子成为国家地理标识产品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2)

长大后,我离开家乡,来到上海

成为一名产品经理,专注于为客户开发优质商品

阳澄湖大闸蟹、万有全、北大荒优选、中粮褔小满、德福隆、林源茂……

每个游子都是故乡放飞的风筝

飞得再高再远,那一端始终系在故乡

出去20多年,我想利用所学、所积累的一些东西,为家乡做点什么

我曾经自费在高铁投放广告,向天南地北的旅客介绍我的家乡——汨罗

但听到有人将汨罗[mì luó]念成汩罗[gǔ luó]、泪罗

我有些不开心,又有些歉疚

身为汨罗人,这次我想做自己擅长的

2022年的春天,我没有去上海,留在家乡

在充分调研了解后,

我和小伙伴们以汨罗江为题

推出“端午源头的味道”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3)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4)

礼盒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为核心元素设计

一座庙祠(屈子祠),诉说端午源头的记忆和汨罗粽子的传奇

一坊门阙(回龙门),体认汨罗江畔的风味和汨罗地域的精神

有凤来仪,凤凰展翅中是自古楚而来的汨罗端午风情

龙舟争渡,摇桨时烙印着自屈子而始的不屈求索精神

粽子飘香、艾叶垂悬、花鼓韵浓、龙舟竞渡……

礼盒主体是汨罗特有的16枚牛角粽以及8个钱粮湖咸鸭蛋,

让人们从味蕾上享受端午源头的味道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5)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6)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7)

汨罗粽子有着尖尖的角,古称“牛角粽”“角黍”

以“三粒寸”糯米为食材,包裹着纯天然野生箬叶经大火水煮

若泡过碱水,色泽金黄,是谓“角黍包金”

若只泡清水,颜色洁白,称之“香蒲切玉”

小小的一枚粽子,包裹了时空,诉说着历史

承载着延绵两千多年的共同文化血脉

牛角粽内含8种口味,共16个

每个粽子克重50,美味体验没负担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8)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9)

盒内开发了文创绒布手腕袋(1个)、绣花香囊(2枚)、

屈子碑林拓片盲盒、汨罗江文化明信片

强调文化的同时,将时尚性、实用性和重复利用的理念融入产品中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10)

端午民俗大赏广州(穿越千年的古楚味道)(11)

希望这款诚意满满的礼盒

能让每一个收到礼盒的人

品味——来自端午源头的味道

了解——世界有条汨罗江

传承——千百年来文化的沉淀

一审:张 咪

二审:胥 扬

三审:刘胜丹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de2Cz0EBwEDVV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54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02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