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文芳
在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盛典上,出现了一个新面孔——王宁。首次主持节目的王宁,形象端庄优雅,表现可圈可点,既有自己的特色,又与该节目整体基调相吻合。她用扎实的基本功,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站稳了主持人的位置,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王宁为何能抓住这次机会?因为她具备这样的才华和实力,她曾在2011年荣获第六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金奖,主持过《东方时空》《面对面》《24小时》等栏目,是一位相当优秀的主持人,所以在机会来临时,纵身一跃,就牢牢抓住了它。
让我不由得想到一句名言“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它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下》。器:本指用具,此处引申为才能,本领。意思是怀有才能,等待施展的机会。后来演变出“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待时而举”“藏器待时”等成语,而且衍生出与之相近的谚语:
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机遇总是青睐孜孜以求的人。
幸运之神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机遇人人都能遇见,只是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要想抓住机遇,实现自身价值,成就一番伟业,就要拥有卓越的才华,超群的技艺。
“开口之前,要有考虑;着手之前,要有准备”“开口之前要思考,做事之前要准备”。商代吕尚之所以能“兴周灭商”“封国安邦”“安定周室”,是因为他始终勤奋刻苦,不断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不停地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当他72岁遇到周文王,终于能一展才华;三国时诸葛亮之所以能“赤壁斗智”“定鼎荆益”“北伐中原”,是因为他隐居隆中,博览群书,洞察全局,未出山就拥有“三分天下之计”,当他27岁就幸运地遇到三顾茅庐的刘备,终于使他一展抱负。
要让自己成就理想,就要有真本事。想让自己不错失良机,就要牢记“勤能补拙”的古训,要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本领不强,就早起贪黑,苦学苦练;行动笨拙,就比别人早出动,凡事抢先一步。在幸运之神来临之前,充分提高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真学问,真本事。如俗语所说:
笨雀儿先飞。
灵禽在后,笨鸟先飞。
笨鸟展翅飞,总有飞到时。
笨人先离村,笨鸟先出林。
笨人早起身,笨鸟早出林。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入门。
笨鸟先飞早入林,功夫不负苦心人。
笨鸟先飞早入林,勤学苦练早入门。
为了能让自己抓住能展翅高飞的机会,我们为何不能像深埋地下17年的蝉一样,掘一个洞,藏起来,勤力修炼,秘密练兵,待有朝一日,破土而出,展翅高飞?为了明天的机会,要多多充实自己,磨练自己。如老话所说:
宁可学了不用,莫到用时不会。
宁可学了不用,莫到用时不能。
宁教备而不遇,不教遇而不备。
宁愿台下练千遍,不愿台上误一回。
宁叫学下技术等机会,莫叫机会来了没东西。
能藏器于身,有智慧,有本事,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历史。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在默默无闻的时候,要加强自身修养,等到机会来临时,才能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如果说“藏器于身”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核心,那么“待时而动”则能促使自我价值的飞跃。换言之,成才需要德才兼备,遇到一个好时机也很重要。
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少年虽家境贫寒,但志向高远,勤奋努力。当他遇到著名教育家王维克,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数学方面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成为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
实际上,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渴望表现的欲望,怎样让这种欲望变为现实?就要在机遇未来临之前,像栖息大树上的大鹏,如藏匿深海中的蛟龙,等待时机,一旦机遇到来,才能大显身手,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以完成自己心中的夙愿。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要实现自身价值,除了要“藏器于身”,扎扎实实地准备,还要“待时而动”。只有真正成为一个“有准备的人”,机遇迟早会被你碰上,那时成功就在你的脚下。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