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2023-08-20  阅读 886  评论 0

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传染科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疾病定义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一是普通感冒型,主要发病季节多在夏末秋初,可持续至次年春天。症状为咽部不适或咽痛,继之流涕,鼻堵,喷嚏,咳嗽,肢体酸痛,乏力,头痛;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白细胞记数多呈减少或正常。病程3—7天多能自愈,但亦可持续数周以上。二是咽炎型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是咽痛,并有流涕,鼻堵,头痛,咳嗽和全身不适。咽红肿,扁桃体淋巴增殖,可有少许渗出物,下颌淋巴结常有肿大并有触痛。白细胞记数偏低或正常。病程3—7天多自愈

疾病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据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统计,以发热就诊的病人占急诊门诊总数的40%左右,其中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约就占其中的80%以上。岭南地区由于其地域特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易见挟湿症状,现代研究发现成人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与湿具有一定相关性,认为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兼湿证。

西医对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抗病毒治疗及退热对症治疗,中医药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法多样,疗效确切,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资料亦表明,中药抗病毒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许多清热解毒中药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通过适当的配伍,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文献显示,目前对于岭南地区外感热病多挟湿证的特点无系统研究,缺乏有效的中成药制剂。

本课题根据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经验方采用清热解表祛湿法制作的新香冲剂,具有清热解表祛湿的功用。旨在观察新香冲剂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研制、开发治疗岭南地区多挟湿证之外感热病的速效、高效、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作好前期研究工。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成人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潜伏期短(1~3天)其病急。初期有咽干、喉痒,继而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可有流泪、呼吸不畅、声嘶、干咳或咯少量黏液。全身症状轻且短暂,轻度畏寒或头痛,纳差,便秘或腹泻,鼻和咽部黏膜充血和水肿,如无并发症,一周左右痊愈。

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根据病毒侵犯的部位不同分为:

(1)急性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烧灼感,轻度疼痛。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可有触痛,腺病毒感染时可伴有眼结膜炎。

(2)急性病毒性喉炎:以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咳嗽时疼痛为特征,常有发热、咽炎和咳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伴触痛,可闻喘鸣音。

(3)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或少量黏痰,伴有发热、乏力、声嘶。体检可闻干、湿性罗音。

3.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起病急,有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0C以上,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1]

诊断鉴别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二、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和病毒分离和鉴定,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细菌培养判断细菌类型和药敏试验。

[并发症]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病人可继发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很象“伤风”,所不同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h痊愈。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二、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

三、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区别。呼吸道病毒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中医治疗为常用措施。

一、对症治疗病情较重或发热者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可选用解热止痛片如复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口服。咽痛可用消炎喉片含服,局部雾化治疗。鼻塞、流鼻涕可用1%麻黄素滴鼻。

二、抗菌药物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

细菌培养

化学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尚不成熟。吗啉胍(ABOB)对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有一定疗效。阿糖腺苷对腺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利福平能选择性抑制病毒RNA聚合酶,对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有一定的疗效。近年发现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有力的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简称poly l:C)可使人体产生干扰素,能抑制病毒的繁殖。

三、中医治疗

采用中成药或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上呼吸道感染有其独到之处。

[预防]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如坚持有规律的合适的身体锻炼、坚持冷水浴,提高机体预防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发病诱因。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劳,特别是晚上工作过度。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cceCD0NAQsD.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7250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2334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