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09(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

 2024-08-17  阅读 528  评论 0

摘要: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09?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09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这段条文挺重要的,说明了两件事:一是病家出现后世所谓的“脉证不符”时的治疗原则,二是数脉的特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09?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09(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09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这段条文挺重要的,说明了两件事:一是病家出现后世所谓的“脉证不符”时的治疗原则,二是数脉的特殊含义。

字面意思是说:病家表面上是少阴病,也就是症状上是头痛、身痛、怕冷、无热、精神萎靡,正常的脉象应该是浮微细,但此时却是沉细数,那就说明不是表证,而是里证,就不能温阳发汗治疗了。

一般情况下,病家出现头身痛、怕冷时,说明这是表证,要么是太阳病,要么是少阴病,但此时的脉应该都是浮的,说明正气是要达表抗邪外出的。如果脉是浮缓、浮紧的,且有发热,这是太阳病,如果脉是浮微细的,没有发热,并且精神不振,这属于少阴病,不管太阳病还是少阴病,这都是表证,都是需要开表外散治疗的。

此时病家的外在症状类似少阴病,但是脉是沉细数的,沉为在里,说明这不是表证了,而是归属于里证,这就出现了后世所说的“脉证不符”。

此时不管是舍脉从证,还是舍证从脉,都是错误的。人身是个整体,气血周流一身,症状、舌象、脉象都是统一的,我们应该整体分析。这时确实是里证,并且是太阴病范畴,因为里虚,所以脉沉细,也因为里虚,导致正气不能到达体表,所以出现了那些类似于表证的症状,只是类似罢了,这肯定是里证,治疗上应该温补内里。

第二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数脉。一般出现数脉,都说是热象,数而有力是实热,数细、数而无力是虚热。其实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没有热的,病家是严重的虚弱,同时会有寒象,这是个重证,不好治疗,这段条文就是如此,因为难治疗,临床上变证太多,所以仲师只描述了脉证,没有给出治疗方案,我们碰上的话灵活治疗,一到两天就需要调整一次治疗方案。陆渊雷前辈的书中也只是说明了病情而没有给出治疗方案,原文引用如下“人知数为热,不知沉细中见数为寒甚。真阴寒证,脉常有一息中七八至者,尽概此一数字中,但按之无力而散耳,宜深察之。”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c6cCz0EAAkDXlE.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68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850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