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党是朝鲜1894年东学党武装起义的主要力量,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东学道首领全唪准。东学党起义爆发于全罗道古阜郡事出有因。东学党的创始人崔济愚(1824—1864年)是一个不得志的士子,他有感于官方的压迫和基督教的扩张,创立了号称集儒、道、释精髓而为一的“东学”信仰。 朝鲜政府接到官军被起义军打败的报告,惊恐万状,急派京军壮卫营正领官洪启薰为招讨使,率军分水陆两路开赴全州。甲午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朝鲜王朝的封建统治,加速其灭亡;这次起义将“逐灭倭夷”作为纲领之一,因此是朝鲜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群众运动,促进了朝鲜民族意识的觉醒。
东学党
Tonghak
崔济愚
十九世纪中后叶
朝鲜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一方面沉重打击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另一方面也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在朝鲜的势力。
东学党运动本来是宗教性质的,由于官方的迫害才变成了政治运动。东学党的创始人崔济愚(1824—1864年)是一个不得志的士子,他有感于官方的压迫和基督教的扩张,创立了号称集儒、道、释精髓而为一的“东学”信仰。朝鲜政府视它为邪教而加以取缔,并于1864年将崔济愚逮捕、论罪和斩首。这一教派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后,逐渐吸引了一些胸怀政治野心的人士。1892年,东学党人要求开禁,但被拒绝,他们的组织奉令解散。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这首在朝鲜广泛传诵的歌谣,是十九世纪末期朝鲜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人民贫苦不堪,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的生活写照。连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也向沙皇预报:“全朝鲜陷于沉重而日益增长的激愤情绪已有相当时日,这种激愤情绪极易转变为公开的暴乱。”果然,1894年东学党武装起义在全罗道古阜郡爆发了。
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东学道首领全唪准。全唪准父亲为人正直,秉性刚强,因为不满郡守横征暴敛,率众袭击郡衙,
不幸被捕牺牲。全唪准以父亲为榜样,立志拯救苦难的民众。1874年,他拜见东学道道主崔时亨,成为东学道信徒。东学道的意思是提倡东方之学,与西方的天主教相抗衡。它以宣传宗教为名义,提出“惩办贪官污吏”、“斥倭斥洋”的口号,在贫苦的农民中很有影响。到1894年领导起义时,全唪准已是古阜郡东学道的首领。他领导的起义虽以东学道徒为核心,并继续沿用东学道的旗号,但已经没有太多宗教含义,所以历史上一般称之为东学党起义。
东学党起义爆发于全罗道古阜郡事出有因。郡守赵秉甲是个有名的贪官,巧取豪夺,农民对他恨之入骨。到1894年万石洑水税事件激发了这次起义。古阜郡是朝鲜的主要产米区,水利灌溉至关重要。朝鲜有一种特有的水利设施,以木石或土沙筑成,用来截水灌溉农田,叫做洑。洑分国有和民有两种。万石洑是国有洑,农民从国有洑引水浇地,要缴纳一定的水税。此项水税收入,按惯例只用于洑的管理及其他有关事业,并不上缴国库。赵秉甲上任后,征发数万农民修洑。完工后,赵秉甲不但增加水税,还将水税中饱私囊。百姓不服,找他论理,赵秉甲闭门不见。百姓向全罗道观察使金文铉申述,反遭逮捕。百姓忍无可忍,便揭竿而起了。
百上千名百姓在全唪准率领下,向郡衙冲去。群情激愤的人们高举着鸟枪、长矛、大刀、铁叉、锄头、木棍,有人把平时供在厅堂里的祖传宝剑也拿了出来。赵秉甲闻讯,吓得屁滚尿流,赶紧逃走。起义军占领郡衙后,打开仓库,将粮食和钱财分给农民。全罗道观察使金文铉立即派两百名官兵前去镇压。起义军大败官军,领兵官李庚镐被击毙。起义军初战告捷,士气高涨,乘胜追击,直指全罗道首府全州。沿途参加起义军的农民很多,武器也大有改善。不久,全唪准被推为总督,金德明为军师,两个大将孙和中与金开男各领一军。起义军纪律异常严明,规定不准吸烟,不得奸淫妇女,不能损坏良田,违者严厉惩处。 朝鲜政府接到官军被起义军打败的报告,惊恐万状,急派京军壮卫营正领官洪启薰为招讨使,率军分水陆两路开赴全州。洪启薰先向起义军发出招降书,威胁利诱。但全唪准不但拒绝投降,而且率军偷袭灵光县,生擒守城军官黄万基。洪启薰一看招降不成,决心用武力镇压。他的部队经过新式训练,是当时朝鲜惟一配备西方新式武器的军队。但洪启薰感到起义军声势浩大,便密奏朝廷,建议借外兵镇压。朝鲜国王害怕引狼入室,不敢轻易借兵,只加派四百人增援。援兵还未到达,两军已在长城郡月坪洞交火了。全唪准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不与敌人正面交锋,拖着敌人从灵光到兴德,从兴德到咸平,然后转进长城郡。起义军在城南月坪洞扎营。敌人长途追击,疲于奔命,士气低落。5月24日,洪启薰率军追至月坪洞,只见丛林密布,郁郁葱葱。洪启薰害怕埋伏,便先派小部队试探虚实,自己躲在后面观察动静。官军哆哆嗦嗦地走进树林,只听喊杀声起,吓得回头就跑。洪启薰一看,从林中冲出的起义军老的老、小的小,大多拿着大刀、长矛。他顿时壮起胆来,跳起来大叫:“冲上去!”官军无奈,只得掉头冲锋。起义军却仿佛不堪一击,纷纷逃散。这一下洪启薰意气风发,指挥官军全力追击。不料,追入树林后,无数的起义军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顿时杀声震天。官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武器扔得满地都是。官军伤亡两百余名,洪启薰抱头鼠窜。起义军乘胜进军全罗道首府全州。31日,起义军逼近全州,占领完山,以缴获的野炮向全州城内轰击。此时,全州的军队全部被洪启薰调走,城内无兵驻守。观察使金文铉弃城而逃。6月1日,全唪准率军入城,没收官衙及土豪财富分给贫民,并严禁伤害百姓,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全唪准占领全州后,忠清、庆尚两道的东学道徒群起响应,起义军控制了朝鲜南部三道,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机构。朝鲜政府无力镇压,只得向清政府求援。日本政府早就密切注视朝鲜局势的发展,等待出兵朝鲜的时机,然后制造挑起中日战端的借口。如今,这样的时机终于来到了。当清政府应邀出兵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的时候,日军不请自来,在朝鲜南部登陆,在扑灭了起义烈火后,又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朝鲜甲午农民战争是在东学道宗教旗帜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它是朝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揭开了朝鲜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甲午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朝鲜王朝的封建统治,加速其灭亡;这次起义将“逐灭倭夷”作为纲领之一,因此是朝鲜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群众运动,促进了朝鲜民族意识的觉醒。之后不少在朝鲜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孙秉熙、金九等,都参与过这次爱国运动。
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运动相同,都是因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东学军在战略上孤立、分散,在思想上、行动上的犹豫、散漫,导致多次贻误战机;东学军一直依赖宗教的外衣,甚至相信贴上符咒便可以刀枪不入;全琫准虽然提出了“尽灭权贵”的口号,矛头却并未直指朝鲜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和封建专制制度,还在檄文中称:“我圣上仁孝慈爱,神明圣睿”;大量动机不纯的两班贵族和儒生加入起义队伍,使之鱼龙混杂,并且最先投降官军,配合其镇压起义;其核心思想并未脱离儒家的忠孝观念;其纲领也带有笼统排外的色彩。这些都是甲午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和旧式农民战争的属性的体现。
但是甲午农民战争也不是全然的旧式农民战争,在资本全球扩张的时代,它也同时带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帝国主义的瓜分侵略下,严重的民族危机是加速这次农民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由于这次农民起义的爆发掺杂了新旧农民战争的不同因素,它的影响和作用也就具有两方面:一方面沉重打击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另一方面也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在朝鲜的势力。这次农民战争与越南黄花探领导的农民游击战争及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构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内容。
在当时,朝鲜封建地主阶级将东学军视作历史上的黄巾军、白莲教等“异端”,蔑称为“东徒”、“东匪”,称这次起义为东学乱、东学党之乱,清朝和日本的官方文件也沿袭这一说法。[1]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次起义光辉与进步的历史意义逐渐为人们承认,所以现今朝鲜称这次起义为甲午农民战争,韩国称这次起义为东学农民运动或东学革命,中国和日本则多称为东学党起义。甲午农民战争所也因其体现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受到朝鲜半岛人民的永久称颂与纪念。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