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

 2024-07-04  阅读 130  评论 0

摘要:今天继续介绍一款德国在1960-1964年之间生产的Praktica IV型单反照相机。这款相机是Praktica系列相机中,第一款采用了固定式五棱镜和快速过片扳手的相机。当然,该机的倒片旋钮也是内藏玄机的,不过这个玄机并非我发现的,而是家里的小家伙发现的!具体细节,请容我慢慢道来。这款Prakti

今天继续介绍一款德国在1960-1964年之间生产的Praktica IV型单反照相机。这款相机是Praktica系列相机中,第一款采用了固定式五棱镜和快速过片扳手的相机。

当然,该机的倒片旋钮也是内藏玄机的,不过这个玄机并非我发现的,而是家里的小家伙发现的!具体细节,请容我慢慢道来。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

这款Praktica IV相机,实际上前后共有两个款式:前者是KW公司在1959-1960年间生产,产量为15,500台;后者则是Pentacon集团在1960-1964年间制造,产量为30,500台。我手里这台是Pentacon制造的,所以相机背部有Pentacon那个非常知名的塔形图案,这个塔形图案来自于德累斯顿Ernemann塔。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

德国KW公司的全称为Kamera-Werkstatten Guthe & Thorsch,是1915年由两位犹太人Paul Guthe和Benno Thorsch在德国德累斯顿出版的。1937年,因为面临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这两位犹太人考虑到自身的安全不得不分别移民到瑞士和美国。在Benno Thorsch的建议下,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德国人后裔Charles A. Noble接管了公司,并将公司更名为 Kamera-Werkstaetten Charles A .Noble。Charles意识到135毫米照相机是未来公司发展的希望,并开始生产由两位犹太创始人开发的Praktiflex系列135相机,这就是二战后的Praktica系列。

1959年,KW公司同“二战”结束后保留在民主德国(东德)的Zeiss Ikon公司的部分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名称为VEB Kamera-und Kinowerke公司。五年之后,也就是1964年,VEB Kamera-und Kinowerke变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VEB Pentacon公司。

作为Praktica系列相机中第一款采用了固定五棱镜(下图1是来自该机说明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的相机,这款Praktica IV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容纳五棱镜的额头显得很高(下图2)。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4)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5)

该机五棱镜的明显高于其它采用了固定五棱镜相机的相机,例如生产于965-67年的日本Nikkormat FT相机,以下几张图为二者的对比图。即便不看相机品牌,各位也可以很轻松地分辨出两款相机。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6)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7)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8)

这样做的原因,我没有查找到任何资料,所以我个人觉得是否是因为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得已而为之呢?如果哪位同好知道的话,还请告诉我,谢谢!

除了是Praktica系列中第一款采用固定五棱镜的相机外,这款Praktica IV还是该系列中第一款采用了快速扳手过片(rapid-advance lever)方式的相机。但是这个快速扳手被设计在了相机底部的右侧(镜头向前时,下同),详见下图2;而在相机顶部的右侧,依然保留了用于过片上弦的旋钮,详见下图3。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9)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0)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1)

这种相机上、下都能进行过片上弦的设计,我个人觉得很有可能是在当时旋钮过片盛行的年代,更多地照顾者使用旋钮的习惯。虽然扳手能够更方便和快速过片,但万一使用者不接受怎么办,所以就设计和保留了两种过片方式。

除了上述两个系列中的“第一”,这台Praktica IV型单反的倒片旋钮也是内藏玄机的(下图1和2),只是不知道您是否看得出来?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2)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3)

在特定的角度,将旋钮的上半部分先向上一拉、然后再向特定角度一推,原本完整的倒片旋钮就会错分开来(下图1和2),形成一个类似于摇把的装置,从而更加容易和轻松地进行倒片!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4)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5)

实话实说,这个真不是我发现的,而是家里的小家伙儿在把玩这台Praktica IV时发现的!因为我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倒片旋钮实在是太常见了,而根本想不到还有什么玄机在内。我后来问他是如何发现的,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那里(上下结构之间)有条缝儿!仅此而已,简单吧,但我就是没发现。

关于倒片旋钮上的这出玄机,我在网络上并没有看到任何介绍,甚至这款相机的说明书上并未提及(下图1)。不过事后在翻看那本《McKeown's Price Guide to Antique and Classic Cameras》(2005-2006年版,以下简称为《价格指南》)时,书中倒是介绍了这款Praktica IV相机倒片旋钮的“秘密”:有两部分的倒片旋钮(two-piece rewind knob)。看来专业书籍之所以专业和权威,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种构造的倒片旋钮,只有后期Pentacon制造的Praktica IV上才有。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6)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7)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8)

这款Praktica IV型单反采用了通用螺口镜头接口(Universal Screw Mount),因为这种螺口的直径为42毫米,所以通常也被称为M42螺口。这种M42螺口,是德国蔡司Zeiss Ikon公司于1949年随着Contax S单反相机的推出而推出的。在M42螺口问世后,这一镜头接口曾经风靡一时,包括Zeiss、Olympus、Pentacon、Pentax、Mamiya、Fuji、Chinon等众多的相机品牌都曾制造过M42接口的相机和镜头。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19)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0)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1)

该机的快门速度为1/2-500秒,外加B门。不过这款Praktica IV的快门速度调整起来颇为繁琐:

在快门速度选择旋钮之上还有个带有红三角的小转盘,也就是快门调整旋钮也是分为上下两层的(从这点看来,我敢肯定,该机的倒片旋钮和快门调整旋钮绝对是同一个人设计的!),详见下图1和2。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2)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3)

要使用高速快门(1/25-500秒)和B门时,需要将上层小转盘上的红色三角与速度调整旋钮下方、机顶上的黑色三角相对应(下图1)。而要使用慢速(1/2-10秒)时,则要将上层转盘上的红色三角与机顶的红色三角相对应(下图2)。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4)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5)

按照相机说明书中的数据,这款Praktica IV的闪光同步速度为1/40秒,也就是选择快门速度调整旋钮上闪光灯那个标志时的速度。上图中,在快门速度调整盘右小角的那个银色按钮则是倒片释放按钮,只有按下这个按钮后,才能转得动倒片旋钮进行倒片。

该机的对焦屏为菲涅尔屏(Fresnel screen),并非后期单反相机的微棱或者裂像对焦屏,在光照不好的情况下,完整准确对焦可能会比较困难。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6)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7)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该机的反光镜正常情况下是保持在上翻状态的(下图1),只有在过片给快门上弦后才会落下(下图2),从而进行取景和对焦。这个并非问题,而是设计本是如此。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8)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29)

有一点很奇怪,这台相机的机身上没有任何产地标识,无论是德国或者民主德国的字样都没有。唯一有“Germnay(德国)”标志的只有在随着相机一同到手之镜头的镜头盖子内侧。我想最大的可能,就是这款Praktica IV根本就没有想着进行外销,所以就不需要标明产地了。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0)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1)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2)

这台Praktica IV型单反相机,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相机一样,机身为全金属制造,我喜欢。唯一令我不喜的是,该机的快门居然是布帘,可能是我那过于严重的“金属情节”在作祟吧。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3)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4)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5)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6)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7)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8)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39)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40)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41)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42)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43)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44)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45)

单反后拨轮的作用(机顶和机底均可过片)(46)

这台带有一枚Petacon 30/3.5镜头的Praktica IV型单反相机,是我今年5月从eBay德国买回来的,到手的价格为44.95欧元。

作者:张一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b25Cz0EAwAMXl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14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55秒, 内存占用1.3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