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雄风”-3型反舰导弹上使用了台湾“中山科学院”研制多年的冲压式发动机,它的飞行速度是使用涡喷发动机的“雄风”-2型导弹最大飞行速度的2倍以上,最大速度2.5 Mach。2013年2月16日,台海军决定扩大“雄风-3”导弹的部署范围,准备让所有主战舰艇都换装这种“航母杀手”。雄三反舰导弹弹体装备两种不同卫星导航系统替换,防止作战时导弹找不到目标。雄三导弹有效射程为30到130公里,飞行高度大约在20米到200米之间,同时也可预设多个转折点飞行。2016年7月1日,台湾海军在金江号导弹艇(锦江级)实施甲类操演验收过程中,一枚“雄风三号”导弹发生误射,造成翔利升号渔船一死三伤。
雄风-3反舰导弹
中山科学研究院
6.1
1500
2.5
130
150
成功级巡防舰、锦江级巡逻舰
2012年台军计划在未来5年内生产500枚“雄风”2E巡航导弹和120枚“雄风”-3型超声速反舰导弹,并将在“汉光-22”年度军事演习上正式对外展示后者。实际上,台湾军方早在2004年11月和12月,就已先后两次在台湾东南部屏东县的九鹏导弹试验场试射了“雄风”-3型导弹,试验包括飞行控制、超音速自由飞行、轨迹俯冲、仿真攻舰和掠海飞行等科目,还在东部海域进行了“绕圈飞行”,并在海平面上模拟进攻地点地貌和障碍物,结果都顺利地命中目标。尽管“雄风”-3导弹还存在着火控等方面问题,但“雄风”-3导弹的加速研制与不久后的装备,将给趋向缓和的两岸局势重新蒙上一层浓重的战争阴影。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军方为了改变武器来源少的状况,曾决定自行发展一些“有威胁”的打击武器。1970年,台湾开始研发“雄风”-1型导弹,但由于自身科技水平有限,研制能力不足,进展十分缓慢。1973年,台湾寻求向以色列购买导弹,得到了以色列的技术支持。1975年,台湾利用以色列技术仿制成功“雄风”-1型导弹。中国台湾地区宣布开始列装增程型雄风-3超声速反舰导弹,文中对增程型雄风-3反舰导弹的性能、特点和不足进行了系统分析。[1]
从80年代初起,台湾前后共生产了438枚“雄风”-1型导弹,并陆续装备部队:台湾海军主要把该型导弹装备于“锦江”级巡逻舰,以及“海鸥”和“毒蜂”导弹快艇上;1987年又将其装备海岸导弹部队。“雄风”-1型导弹系统由导弹探测系统、火控系统与发射装置等组成。该导弹的弹长3.42米、弹径0.34米,翼展1.4米,重340公斤;推进系统为固体燃料推进器,最大射程为38千米,最大飞行速度达0.7马赫。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