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坚守四川方言,“四川噻话第一人”的魏奉明12月5日晚因病医治无效离世,而这位地道成都产的“怪味胡豆”,更被称为“巴蜀怪才”、“成都周立波”的蜀中艺术家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魏奉明,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师大国学顾问,曾获首届民族民间艺术节四川评书擂台赛擂主,这位与新中国同龄的老艺术家成都生、成都长、爱成都,从最早的花园城市可以摆到“成都大侠”,再摆到“锦江传奇”……魏奉明用噻话评书来诠释四川的民俗和历史,让听众在开怀大笑里获得裨益。
关于魏奉明,最早的报道来于《天府早报》。魏奉明的噻话,既有评书的铿锵,也有历史的沉淀。他对成都的锦江有着深厚的感情,锦江之水汇入岷江,而历史上,江边曾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打渔郎。他们在江边织网捕鱼,以此为生。如今,城市变化了,打渔郎在成都看不到了,但在新津还留存有打渔郎。那里,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河鲜,但殊不知当地的打渔郎最为闻名,捕鱼的历史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
魏奉明出演过张纪中版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中魔教巫师一角,还参加了电视剧《三峡之恋》和《滚滚血脉》的拍摄。近年在川渝举办过多场巴蜀文化讲座,因其浓郁的噻话评书风格广受听众追捧,被称为“巴蜀怪才”“成都的周立波”。
近80岁的魏奉明父亲早逝,兄妹几个全靠当教师的母亲抚养成人。哥哥如今是中科院从事大气物理研究的院士。身为教师的母亲,与那时的教师一样要经历“六腊关”:每年六月和腊月初,即将放暑假寒假的前夕,学校要决定教师去留,总让母亲担惊受怕。魏奉明小学读芷泉街小学,1958年就读十七中,跟着饥荒来了……为挣钱养家糊口,还是娃娃的魏奉明在茶铺里认识了几个流落到成都的外地说书艺人,开始了自己学艺之路。
随着年龄增长,魏奉明依然坚守四川方言和文化传播。魏奉明一直希望有更多的喜欢四川方言的人来“接盘”噻话,在他看来,方言如果断流,丢失不止是乡音和乡愁。四川方言形神兼具,在四川,有一种指路叫“抵拢倒拐”,有一种酸味叫“遛酸”,有一种赞赏叫“巴适”、有一种青蛙叫“切猫儿”,有一种奋斗叫“雄起”……
坚守四川方言的本土艺术家魏奉明走了,蜀中从此不再有“怪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