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舰艇是浮动的国土,经常分散独立地或与其他兵种联合执行各种战斗勤务。为便于领导指挥、通信联络和保守机密,每艘舰艇从诞生起就有它的编号和大名。
海军舰艇命名条例
Naming rules for Chinese naval ships
管理量多类杂的舰艇
一级舰艇由总参谋部命名
1978年11月
1978年11月3日,中央军委批准同意海军舰艇命名方案,11月18日由海军颁发《海军舰艇命名条例》。[1]
1986年7月10日,海军再次对《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又作了补充和修改。
1.一级舰(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和核潜艇是由总参谋部命名,新《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巡洋舰以上的舰艇由国务院特别命名;
2.二级(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大型登陆舰)和下级别的舰艇由海军司令部命名。
辅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再加序号的形式命名。
新造或新接舰艇入列或更名时,由批准授名的领导机关正式授予舰名舷号,颁发《舰艇命名证书》,舰艇按照《舰艇条令》的规定举行命名典礼;舰艇命名享受“终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舰艇退役时,其舰名舷号由授予机关注销,不再授予后续舰艇。
中国海军舰艇命名总原则是:区别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舰艇命名;区别于国内地方船名;
条理性强,便于记忆;字音清楚,不易相互混淆;名称响亮,有意义,能够体现祖国的尊严,表现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用长久,在相当长时间内,能够满足装备发展的需要。
海军规定了三大舰队的命名辖区:
北海舰队辖区用华北、东北、西北等14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东、河南)的地名进行命名;
东海舰队辖区用华东7省、直辖市及新疆自治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的地名进行命名;
南海舰队辖区用华南及西南9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的地名进行命名。
具体命名规定是:
航空母舰、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
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
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常规导弹潜艇以“远征”加序号命名;
常规鱼雷/导弹攻击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
扫布雷舰以“县、州”命名;
猎潜艇也以“县、州”命名;
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
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
补给舰以湖泊命名;
训练舰用人名命名。
舰艇命名享受“终身制”。若旧舰艇退役,新舰艇可承续前名。
依据是《海军舰艇命名条例》,海军已有200多艘战斗舰艇以城市名字命名,其中,20艘海军舰艇以江苏城市命名总数全国第一。
首先,每一艘军舰都是有正式名称的。这个名称在海军里就是它们的编号,很醒目地油漆在船舷上(因此又叫舷号),是数字的,不是中文。比如2008年12月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远洋护航任务的“三舰客”的正式编号分别是169、171和887。
按照中国海军的有关规定:
1字头为驱逐舰(其中105-113属北海舰队,131-134属东海舰队,160-171属南海舰队);
2字头、3字头为常规潜艇;
4字头为核潜艇;
5字头为护卫舰;
6字头为反潜护卫艇(猎潜艇);
7字头为导弹护卫艇;
8字头为补给舰、扫布雷舰;
9字头为登陆舰。
500吨以下的小艇以X字头开始,X1字头为导弹艇,X2字头为鱼雷艇,X3字头为护卫艇,X5字头为登陆艇。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前身“瓦良格”号刚刚启动改装工程之时,关于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命名问题,就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热议。从“施琅”、“毛泽东”、“泰山”到“天津”等不同角度、不同寓意的航母名称“建议”不绝于耳。
在《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不进行重大调整的情况下,中国海军航母的命名规则其实非常清晰,即将以行政省(区)、直辖市名称来命名航空母舰。
航母的名称有多方提议,有人提议以历史人物命名,取名“毛泽东号”、“孙中山号”;有人提议以直辖市命名,取名“北京号”;也有“钓鱼岛号”、“南海号”。
按照海军方面的建议,中共领导层最后拍板,是“辽宁”号方案。其主要理由,在于这艘航母是由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改装建造的,辽宁省是中国首艘航母的诞生地。中共海军培训舰载机飞行员的基地也设在辽宁的兴城;加上辽宁省一直是大陆的重工业基地,此次又为这艘航母的顺利建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综合以上多种因素考量,中共海军最终确定以“辽宁”为首艘航母命名。
辽宁舰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母正式服役。官方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简称辽宁舰,舷号为16号。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