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

 2024-08-23  阅读 493  评论 0

摘要:在文字中证道。——唐泪距离被媒体嘲笑为“谷底王”很多年之后。郭富城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也会关注一些舆论消息。看到这些报道,很不开心。公众人物。身上会有光环,众所瞩目。但也会承受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舆论压力。你一旦有任何的行差踏错,或者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都会被媒体和网络放大,甚至被有心人推波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距离被媒体嘲笑为“谷底王”很多年之后。

郭富城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也会关注一些舆论消息。

看到这些报道,很不开心。

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1)

公众人物。

身上会有光环,众所瞩目。

但也会承受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舆论压力。

你一旦有任何的行差踏错,或者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

都会被媒体和网络放大,甚至被有心人推波助澜。

供人茶余饭后,八卦来去。

比如郭富城结婚,花费一百万,被人嘲笑抠门。

而他同期给慈善机构捐款七百万,却又被这些人视而不见。

又比如说所谓“鞋子论”的问题。

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

但实质上是怎么回事呢?

他后来接受内地媒体访谈才说到,当时其实是一个记者抛出的关于鞋子的概念给他。

他就沿着这个话题往下谈。

而后被解读为著名的“鞋子论”。

困扰他好多年。

媒体唯恐天下不乱,而路人只关心八卦。

这就是浮躁的时代,与难言的人性。

所以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最好不要进入娱乐圈。

以上题外。

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2)

2004年,《柔道龙虎榜》上映。

导演杜琪峰。

这一年他有三部作品上映,按时间顺序是《大事件》、《柔道龙虎榜》和《龙凤斗》。

从票房而言,三部影片里以《龙凤斗》为最高,达1547万,年度第六,《柔道龙虎榜》823万,与784万的《大事件》堪称难兄难弟。

但就质量而言,《柔》片当居首位。

这部影片是杜琪峰职业生涯的集大成之作。

也是力捧古天乐的开始。

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3)

杜琪峰曾说过,我相信他(古天乐)是香港最后一个明星。

这句话其实是一个预判。

他的意思是指,可能不会再有比古天乐更年轻的演员能够成长起来,成为独当一面的明星。

这话没有错。

香港电影这条河,终究是在慢慢干涸。

露出的河床告诉我们。

那些波澜壮阔与鱼跃鹰飞,都已成为历史。

这部《柔道龙虎榜》。

是古天乐在大银幕真正发力的开始。

却也是郭富城职业生涯里星光最黯淡的时刻。

所以这部影片,以古天乐为核,郭富城则戏份略弱,其他如梁家辉、张兆辉做陪衬。

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4)

关于这两位演员,杜琪峰在一个访谈里做了简单点评。

他说,老实说,《柔道》才是真正帮古仔拍的戏。他自己有个决心,我不敢说他是很出色的演员。但演绎司徒宝,他做了他应该做的事。观众看完后,未必觉得他很突出,但我不要他突出,他做得很称职,跟他以往的电影,有很大的改变。

又说,很多人说郭富城到了谷底,你能够在这个时候改变别人对你的观点,你便赢了全世界!如果胡乱听信那些说话,你便全输了!但跌了下来有什么错呢?不过是一个阶段过去了!那就再从头来过吧!

古天乐自此成为他的御用爱将。

随便数数古天乐其后的电影,包括有《黑社会》、《门徒》、《导火线》、《铁三角》、《保持通话》、《窃听风云》以及《意外》等,合作导演及演员阵容上佳,影片质素相当有保障,但自2013年的《扫毒》之后,其作品质量逐年下跌。

演技亦早早形成惯性,步入了旷日持久的徘徊期。

郭富城则在与杜琪峰第二次合作之后,分道扬镳。

其后在影坛连续扔下超级炸弹。

让人瞠目结舌。

进而钦佩其爆发能力的可怖。

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5)

关于爆发力,回溯其星路即可知答案。

1984年,十九岁的时候考进香港无线的舞蹈培训班。

关于这个舞蹈培训班一直没有比较详尽的资料。

但按常理推断,这必然不是为了培养舞蹈巨星而开设,最大可能是为歌坛巨星培养伴舞人才。

兼及无线举办各类活动庆典之需。

所以很多人把1984年当作郭富城出道的年份,并不正确。

而这三年舞蹈班生涯,除了刻苦练舞,郭富城并没有其他方面的建树。

其后在1987年才受赏识转入艺员训练班,半年后毕业。

从此开始接近三年的龙套生涯。

直到1990年,他代替李家声去台湾拍了机车广告。

紧接着出唱片,全亚洲大卖过百万。

堪称前所未有的奇迹。

两年后返港。

发行一张国语精选集,以及首张粤语唱片。

正版销量均超过二十万张。

获封四大天王。

其后因唱片合约纷乱、根脚不稳,在奖项上明显逊色其他三人,被称作第四天王。

但短短数年间,他持续发力,迅速追平甚至反超对手。

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6)

再观大银幕生涯。

仅历时十年、就以第二十二部作品夺得第一个一番年冠。

就夺冠效率而言,在香港影史上几乎就仅次于李小龙、许冠文、成龙以及周星驰四人。

如果说首次年冠有运气成分。

那么他以上映总数不到六十部作品的数量,总计夺得三个一番年冠军,包括有一次破纪录,以及香港影史单部作品票房总冠军。

这样的成绩就绝不是运气两个字可以解释了。

这就是其爆发力的明证。

而在票房之外,其演技成长表现同样让人瞠目结舌。

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7)

1999~2003年,是郭富城长达五年的徘徊期。

在其间的五部作品中。

既看不到银狐的冷冽,也找不到嘉华的青春悸动,更没有关丰曜的矫若惊龙,也不用提阿勤的坚韧执着,与步惊云的桀骜无双。

九八年及之前的郭富城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

空有完美的皮囊,却唯独没了灵魂。

比如《公元2000》约等同加强版的《伴我纵横》,他在其中却不复昔年的少年情怀;《冲锋陷阵》里一个天王带着一堆英皇艺人,虽得影评人石琪力撑,但剧本先天不足,发挥空间极其有限,表演只能算作不过不失。

直到2004年《柔道龙虎榜》上映。

角色东尼。

眼神坚定有力,笑容恣意爽朗。

自始至终散发着一种极其纯粹的武道气息,不骄矜故作,举止有度、章法俨然。

对表情、眼神甚至包括肢体语言的控制力,都明显有了极大的提升。

如果刨除戏眼不在他这个角色身上这个问题,其演技整体表现甚至比一年后的《三岔口》来得更强。

因为表演的整体性非常好,几无瑕疵。

反观第一男主古天乐。

前段浅浮于醉酒度日的形,后段重振来得突然而毫无征兆。

他明显缺乏那种以眼神传递复杂情绪的能力。

另外有个细节,剧中他一直拿着条红色毛巾擦汗。

但相对《暗花》中梁朝伟那条有“灵魂”的汗巾,古天乐只能算作擦汗动作的机械重复。

这确实是演员之间表演能力上的差异。

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8)

这里更正一个对“表演”的理解和认知问题。

表演的本质其实是创作。

它并不是常规以为的角色扮演层面。

这就是好演员和普通演员之间有差异的重要原因。

而同时就如另一篇文章所谈。

表演是必须要兼顾深度和广度的一个概念。

技巧满足戏路广度的要求。

情绪的酝酿和传导表达,决定演员的表演深度。

也就是说技巧与广度决定下限,表演深度决定演技能力的上限。

再简单点形容,也就是形似与形神兼具的差别。

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9)

两千年代作品年表略记:

2005年,警匪类型的《三岔口》上映。

以爆发性情绪演绎,力压老戏骨梁家辉,首次提名即夺得第一座金马影帝奖杯。

2006年,现实题材的《父子》来袭。

原始的爆炸力,粗野与暴力、蛮动与懦弱,这是来自名导掌控下郭富城的一次深度创作,完成史无前例的金马连庄创举(首体即中与两提两中)。

2007年,小成本悬疑电影《C 侦探》公映。

对比《父子》略有不如,缺点在于表情过于活泼,就像写文章的时候太注重遣词造句一般,但整体来说水准较高。

2009年,《杀人犯》、《白银帝国》和《风云Ⅱ》三部作品接踵上映。

《杀人犯》体现了其强大的情绪爆发能力,但节奏与铺垫略差,多处地方推进太过急切。

商业史诗的《白银帝国》,挖掘了郭富城大气沉稳的一面。

而在《风云Ⅱ》这部特效电影中,片末的眼神戏被很多人忽略了,一边杀意决绝,一边兄弟情深,这种水火交融的状态,让人动容。

港影从来不为片酬接戏的郭富城(低谷之后的郭富城)(10)

这个十年,郭富城一共拍了十二部电影。

刨除徘徊和迷茫期的五部作品,观其余七部作品可知,可知其表演创作能力已经大幅上扬。

尤其在杜琪峰和谭家明两位名导的手底更为出色。

此外他与新导合作的花火也开始显现。

任一行止,皆为历练。

在香港电影日渐衰微的下一个十年。

郭富城俨然成为了一块招牌。

渐见英雄本色。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8dfCz0EAAoBXl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459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6289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