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不争之德的看法(善为士者深不可识)

 2025-03-01  阅读 271  评论 0

摘要:善为士者,深不可识:“《道德经》新解”之十五,萝卜/摄影义简:本章老子在描述“有道之人“的样子,也在说有道之士的做法。道德经第十五章全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

道德经中的不争之德的看法(善为士者深不可识)(1)

善为士者,深不可识:“《道德经》新解”之十五,萝卜/摄影

义简:

本章老子在描述“有道之人“的样子,也在说有道之士的做法。

道德经第十五章全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道德经》新解” 之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老子他老人家说的“善为士”,笔者认为不论是“名士”“隐士”“道士”“人士”,比较妥帖的讲法也许是“有道之士”,深具智慧的人吧。而这类人都智慧通天也智慧通微,普通人无法理解和描述。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但老子还是描述了一下他们的样子,虽然说出来还是很模糊:像冬天过河,像唯唯诺诺对街坊四邻很恭敬,面目没什么表情,像“冰水混合物”,很敦朴,很谦逊,看着不起眼,还是糊里糊涂描述不出这些人到底像什么。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老子设问:谁能安静下来,以至于把浊水澄清,也能安宁下来让能量满满,源源不绝?之所以说设问,是老子他老人家一定有答案,那就是这类“有道之士“。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得道“的有道之士,做事随道而变化,适度而不会太过太满,所以,事物的运转总是一直顺遂顺应,不会另有所变。

结语:

老子说来说去,有道之士的样子其实也并不特殊,只是他们待人接物,做事成事的方法和结果好像和普通人都不太一样。

2020年8月27日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8d6Cz0HAgkDUlI.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68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85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