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20年,周朝天子周景王死了。由于遗诏中没有明确指定让谁来继承王位,这就引起了一场宫廷之争。贵族刘氏要立景王的长子姬猛为王,而大夫宾孟却坚持要让景王最喜爱的姬朝继位。两派势力争争吵吵,谁也不肯让谁。后来刘氏纠集一批有实力的大臣合伙谋杀了宾孟,把姬猛推上了王位,姬猛就成了周悼王。
宾孟虽然死了,但拥护姬朝的那一派人不肯罢休,他们联合周景 王生前的一些亲信大臣,起兵讨伐刘氏。没多久,周悼王病死,他的弟弟周敬王继位。周敬王率兵抵抗姬朝的进攻。就这样,连续三年,你打我,我打你,周朝王室内部一片混乱。
公元前517年,由晋国国君晋顷公出面,邀集各个诸侯国派代表出席会盟,商量怎样安定周王室的事。通知一出,各国都派出了最好 的谋臣前来参加。
会上,大家认为继承王位不必争斗,应该按照周朝祖先规定的法度来做。这个法度就是“礼”。那么“礼”到底是什么呢?这又引起了大家的一番争论。郑国大夫游吉振振有词地说:“关于‘礼’,我国贤人子产早就解释过。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就是说,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民众的指南。天经地义是不能更改,不能怀疑 。”大家觉得有道理。既然这样,祖宗的规矩必须照办,周敬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天子。作为诸侯,应该帮助天子平定叛乱,恢复王室的安宁。大家统一了认识以后,各国派出兵力前去镇压了姬朝的叛军,又按照礼仪向天子朝供兵马和粮草,使天下得到了太平。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经:常规,原则;义:正理。后用“天经地义”指经久不变的道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