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并走(中国古文)

 2023-08-19  阅读 771  评论 0

摘要: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二人并走《晋书》抓住关键环节苻融人物苻融【fú róng】(

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二人并走

《晋书》

抓住关键环节

苻融

人物

苻融【fú róng】(?—383年),字博休,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东北)人,氐族。皇室宗亲,苻坚的弟弟。史称“少而岐嶷夙成,魁伟美姿度。”累官司隶校尉、冀州刺史等,封阳平公。代王猛为镇东大将军冀州牧。他力阻苻坚发动对东晋战争,但苻坚没接受。后来苻坚的军队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融率步骑25万为秦军前锋,“马倒被杀,军遂大败”。赠大司马,谥曰哀公。

译文

(前秦苻融任冀州的行政长官)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抢劫,拉长声音喊“有贼”,一个 路人追赶上去为老妇人捉住强盗。强盗反咬一口诬陷路人,这时天色已经昏黑,没有人知道其中哪个是强盗,于是就把他们都押送到官府。

苻融见到他们后笑着说:“这个容易知道,可以让两个人一齐跑,先跑出凤阳门的不是强盗。”二人先后出凤阳门,随即回到公堂,苻融神色庄重地问后跑出凤阳门的人:“你是真的强盗,为什么要诬陷别人呢?”强盗终于认罪了。原来因为 强盗如果擅长奔跑,必然不会被 路人捉住,因此知道不擅长奔跑的那个人是强盗。

出自

选自《 晋书》 《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 帝纪十卷,志二十卷, 列传七十卷, 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 司马懿开始到 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 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注释

选自《 晋书》。并走:一起跑。走:古汉语中是“跑”的意思。

前秦苻(fǔ)融为冀(jì)州牧:前秦苻融任 冀州的行政长官。前秦,晋朝末年氐(dǐ)族人在 中国北部建立的 秦国。冀州,在现在的 河北省一带。牧,州的行政长官。

姥(mù):年长的妇人。

喝贼:拉长声音喊“有贼”。

为:替。

逐:追赶,追逐。

融:人名,指苻融。

擒:捉住。

莫:没有人。

其:他们。

孰是:哪一个是(贼)。

乃:于是。

俱:一起。

送之:送:被送。之:到。

并:一起。

走:跑。

非:不是。

既:已经。

还:回来。

正色:板着面孔,态度严肃。

汝:你。

何诬人乎:为什么要 诬赖别人呢。

遂:于是,就

以:凭着。

若:如果。

易:容易。

入:进入

推理

如果强盗跑得快,必然不会被路人捉住。所以强盗一定跑得慢些。

本文赞扬了苻融的机智,善于断案。

基本道理

对于表面复杂的问题,只要抓住关键环节,让事实说话。要善于察言观色,细致全面地分析情形,抓住关键问题。对于细节,做出判断。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828CD0NAwgE.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720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02秒, 内存占用1.32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