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二人并走
《晋书》
抓住关键环节
苻融
苻融【fú róng】(?—383年),字博休,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东北)人,氐族。皇室宗亲,苻坚的弟弟。史称“少而岐嶷夙成,魁伟美姿度。”累官司隶校尉、冀州刺史等,封阳平公。代王猛为镇东大将军冀州牧。他力阻苻坚发动对东晋战争,但苻坚没接受。后来苻坚的军队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融率步骑25万为秦军前锋,“马倒被杀,军遂大败”。赠大司马,谥曰哀公。
(前秦苻融任冀州的行政长官)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抢劫,拉长声音喊“有贼”,一个 路人追赶上去为老妇人捉住强盗。强盗反咬一口诬陷路人,这时天色已经昏黑,没有人知道其中哪个是强盗,于是就把他们都押送到官府。
苻融见到他们后笑着说:“这个容易知道,可以让两个人一齐跑,先跑出凤阳门的不是强盗。”二人先后出凤阳门,随即回到公堂,苻融神色庄重地问后跑出凤阳门的人:“你是真的强盗,为什么要诬陷别人呢?”强盗终于认罪了。原来因为 强盗如果擅长奔跑,必然不会被 路人捉住,因此知道不擅长奔跑的那个人是强盗。
选自《 晋书》 《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 帝纪十卷,志二十卷, 列传七十卷, 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 司马懿开始到 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 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选自《 晋书》。并走:一起跑。走:古汉语中是“跑”的意思。
前秦苻(fǔ)融为冀(jì)州牧:前秦苻融任 冀州的行政长官。前秦,晋朝末年氐(dǐ)族人在 中国北部建立的 秦国。冀州,在现在的 河北省一带。牧,州的行政长官。
姥(mù):年长的妇人。
喝贼:拉长声音喊“有贼”。
为:替。
逐:追赶,追逐。
融:人名,指苻融。
擒:捉住。
莫:没有人。
其:他们。
孰是:哪一个是(贼)。
乃:于是。
俱:一起。
送之:送:被送。之:到。
并:一起。
走:跑。
非:不是。
既:已经。
还:回来。
正色:板着面孔,态度严肃。
汝:你。
何诬人乎:为什么要 诬赖别人呢。
遂:于是,就
以:凭着。
若:如果。
易:容易。
入:进入
如果强盗跑得快,必然不会被路人捉住。所以强盗一定跑得慢些。
本文赞扬了苻融的机智,善于断案。
对于表面复杂的问题,只要抓住关键环节,让事实说话。要善于察言观色,细致全面地分析情形,抓住关键问题。对于细节,做出判断。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