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

 2024-05-09  阅读 544  评论 0

摘要:五当召四面环山,风景秀丽。西部网讯(记者 李明)五当召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内蒙古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圣地,被誉为“草原上的布达拉宫”,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五当召有蒙、汉、藏三个名字。“五”是它的蒙名,“五当”是柳树,“召”是寺庙。藏名“巴达格勒”,意为白莲花。位于包头市石拐区,

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1)

五当召四面环山,风景秀丽。

西部网讯(记者 李明)五当召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内蒙古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圣地,被誉为“草原上的布达拉宫”,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五当召有蒙、汉、藏三个名字。“五”是它的蒙名,“五当”是柳树,“召”是寺庙。藏名“巴达格勒”,意为白莲花。

位于包头市石拐区,其建筑占地面积三百多亩,兴盛时期僧众多达一千二百多名,在历史上是一座政治合一的寺庙,也是一所研究藏传佛教理论的高等学府。乾隆皇帝亲赐的汉名“广觉寺”。

依山而建的五当召,高低错落 ,主体建筑坐落在两山逐渐汇集的山地上。全部庙宇皆为藏式风格,棕色的饰带,黑色的窗户,红色的柱廊,金色的法轮,色彩鲜艳明丽。四周苍松翠柏,绿树成荫,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气势宏大而又出奇的静怡,充满着神秘感。

美岱召位于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岱召壁画精美,原汁原味,保存完好,被誉为“壁画博物馆”。

美岱召始建于明代中期,是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被明朝封为顺义王的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孙阿勒坦汗,统领蒙古十二土默特所居住的古城寺庙。

1606年称灵觉寺,清乾隆帝曾赐名寿灵寺。美岱召的得名是因为麦达力活佛在此坐床的缘故。

美岱召壁画精美,原汁原味,保存完好,被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誉为“壁画博物馆”,对研究明代美术史具有重要价值。美岱召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时的一个重要弘法中心,在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2)

美岱召博物馆

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3)

美岱召城墙

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4)

美岱召庙宇一角

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5)

美岱召内的树上挂满经幡

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6)

五当召

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7)

五当召的藏式建筑风格

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8)

五当召外形如布达拉宫

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探访草原藏传佛教两大寺--五当召和美岱召)(9)

五当召沿路上的精美壁画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814Cz0MAw8BX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69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34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