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

 2024-03-19  阅读 649  评论 0

摘要:今天要学个高大上的汉字——“朕”。“朕”作为皇帝自称是始于千古一帝秦始皇。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为何选“朕”作为皇帝的自称?下面讲讲我的思考。“朕”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我们现在书写的“朕”是“月” “关”,已经看不出其本义了。“朕”的甲骨文是左边“舟”、右边“两手握一物(象在瞄准方向)”。有专家解读说

今天要学个高大上的汉字——“朕”。

“朕”作为皇帝自称是始于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1)

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为何选“朕”作为皇帝的自称?

下面讲讲我的思考。

“朕”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2)

我们现在书写的“朕”是“月” “关”,已经看不出其本义了。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3)

“朕”的甲骨文是左边“舟”、右边“两手握一物(象在瞄准方向)”。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4)

有专家解读说“朕”的本义为“船的缝隙”,我认为这是种讹误。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5)

“朕”的造字本义用现代汉语讲应该是“掌舵人”——纠偏正向的人。

单人划船时,一个人边划边校正航向。

多人划船时,这就需要由专人负责校正航向。这人就是“掌舵人”。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6)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7)

所以,“朕”的甲骨文中“两手握一物”既表意“观察瞄准航向”,又表意“用浆(舵)纠偏正向”。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8)

结论:“朕”者,“掌舵人”也。“掌舵人”要时刻观察判断航向的偏与正,当发现航向偏离时就要及时校正,故引申出“预兆”“迹象”之意。

秦始皇规定以“朕”作为天子自称,再贴切不过了——黎民百姓是“水”,江山社稷是“舟”,统治官僚阶层是“划船人”,而皇帝就是“掌舵人”。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9)

♦拓展一下知识(摘自网文):

《上古时期水上交通工具》

在原始社会初期,先民们择水而居,以渔猎和采集为生,但水也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为了扩大活动范围就得渡河,先民们不断探究:什么东西能够浮于水面而不沉?在长期与自然界的抗争中,人们从自然现象中得到启迪:“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世本》),“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淮南子·说山训》)。

经过长期实践,古人创制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这是一种用树干或竹子并排扎在一起的扁平状物体。继编木为筏之后,又有“刳木为舟”(《周易·系辞》)——“刳”是割开、挖空的意思,“舟”是指古代船舶的直系祖先”独木舟”。为了推动独木舟行进,又“剡木为楫”(《周易·系辞》),这是古人制桨的方法——“剡”的意思是削,“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释名·释船》)。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10)

在舵未出现以前,桨还有控制方向的作用。独木舟与桨相配合,人们才可较随意地在水面上活动。“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周易注疏》卷4)独木舟具体出现的时代尚不能断定,但在浙江良渚遗址中出土了五千年前的独木舟,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七千年前的木桨。这表明,我国发明和使用舟船的历史较之车马出现的时代要早数千年之久。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11)

为了克服筏子和独木舟在载重上的短处,古人在独木舟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新型的船——木板船。木板船的问世,在我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商代,是用数块木板组装的木板船。这表明,至迟在三千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完成了由独木舟到木板船的变革,且此时的木板船已具有成熟的形制。

秦始皇说的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秦始皇为何自称)(12)

(文中图片均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本文原作,如有转载请注明:渣渣灰飞)

祝友愉万安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777Cz0DBAgHVg.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51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15秒, 内存占用1.3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