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2月25日,A股又迎来历史时刻,A股投资者数量已正式突破2亿大关如果以上交所建立为起始点,A股投资者数量达到1亿,大概用了26年而从1亿到2亿,大概只花了6年时间,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应收账款率最新消息?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应收账款率最新消息
编者按:2022年2月25日,A股又迎来历史时刻,A股投资者数量已正式突破2亿大关。如果以上交所建立为起始点,A股投资者数量达到1亿,大概用了26年。而从1亿到2亿,大概只花了6年时间。
随着投资者数量越发庞大,投资者保护就变得越发重要。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多个场合都曾表示,要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5·15”是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新证券法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增加简洁明晰、通俗易懂的内容,并从投资者适当性等方面强化了投资者保护,从而有效保护了投资者的知情权、交易权、分配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重要权利。
对于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自身的专业知识可能不及机构投资者,无法对企业信息作出理性和准确的判断,借助专业机构的判断和信息披露,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此,在海南证监局指导下,由海南证券期货业协会主办,海财经·证券导报特推出“投资者保护”专栏。近期将会同专业机构,陆续推出读懂上市公司年报、读懂招股说明书等系列报道。
读懂上市公司年报系列之一 ——关注应收账款质量 周转越快越好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一般而言,对上市公司来说,应收账款的金额往往是越小越好,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应收账款的存在表明本该由公司支配的货币资金被占用了,导致公司资金不能高效使用,同时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差异,权责发生制下往往会导致公司垫付税款,进一步压紧公司的资金链,过高的应收账款甚至会影响到公司资金周转,从而发生流动性危机。
二是应收账款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经营情况没有得到如实反映,由于应收账款回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尽管会计准则通过坏账准备计提的规定对此进行修正,但由于坏账损失的计提难以准确预估,往往存在着计提不足(表现为虚增利润)或者超额计提(即“洗大澡”现象)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经营成果不能客观呈现,增加了公司的风险成本。
二、如何分析应收账款?
一是纵向比较,即将公司不同年度的应收账款进行比较。一方面要关注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的变动幅度是否大致相同,如果应收账款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收入,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是否是由于公司放宽了信用政策或者是由于公司业务收入结构变化,导致客户信用期拉长。同时,由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异常增长往往伴随着经营性现金流量的下降,投资者也应当关注企业现金流情况,包括货币资金、一年内到期的负债等,以确保企业具有正常偿债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关注应收账款的质量,即坏账准备。上市公司一般根据不同的账龄确定不同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账龄越短,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越低,因此理论上账龄越短越好,账龄越短,回收可能性越大。同时我们要关注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 期末应收账款)/2。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越快,代表应收账款质量越高。
二是横向比较,即通过同行业公司对比来判断。由于不同类型企业与客户议价能力的不同,行业之间应收账款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在分析应收账款时,还需要从行业整体出发,考虑该企业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与行业整体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三、结语
应收账款是分析企业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投资者仍然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应收账款,将应收账款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定性为好或者不好,而需要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环境、经营政策等综合性理解。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可以特别关注交易所针对上市公司下发的问询函,如企业应收账款存在异常,交易所往往在年报披露后会针对性进行问询,投资者也可以从企业对问询函的反馈中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应收账款信息。(金元证券)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