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因为其特性,自古就被人们无限宠爱
王安石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自比;
李太白以“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怀伤;
孟浩然以“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言志;
陶渊明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情;
明代以后,黄凤池所著《梅竹兰菊四谱》广泛流传,梅、兰、竹、菊自此被冠上了“四君子”的雅号。
多年的积淀让它们成为了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成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棵树:
他比梅更能傲雪;
他比兰更能清雅;
他比竹更能坚劲;
他比菊更能隐逸;
他,便是那苍山瓦砾间一青松。
细细感悟,松树,正像极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我们。
松之潇洒
酷暑难耐,花花草草处在崩溃边缘的时候,松树会迎着日头仰天长笑;
严寒肆虐,千植万树濒临枯干萎缩的时候,松树会大笑北风能奈我何;
松树这潇洒的劲头,像极了骨子里充满着浪漫情怀的中国人。
“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是荆轲的凯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傲娇;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嗣同的悲壮;
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和熏染,让每一位中国人都有着笑傲江湖的情怀。
层层浸染的宣纸;
洋洋洒洒的汉字;
开合自如的折扇;
一纸一字一折扇,一人一生一慨叹。说不尽的江湖轶事,看不尽的大川美景,听不完的史人桥段。字词之中方见超脱,段落之间得见潇洒。
人如树,树同人,放荡不羁的外表下,是那颗潇洒自如、超脱自然的心。
松之智慧
一叶一针,不是耍酷,不是自卫,是一种智慧。
松树的针叶,看着不美,闻着不香。但严寒耐得,酷暑耐得,干旱耐得,疾风骤雨也耐得。
松树这智慧的表现,像极了韬光养晦雄立世界的中国人。
平日里,不显山不漏水,到了关键时刻看效果,这正是大智若愚、大强如弱的智慧。
秦将王翦,出征前向秦王索要良田高屋;
皇叔刘备,在曹操面前被惊雷吓掉筷子;
军师张良,在得刘邦封留侯后功成身退;
真正的智慧,一定是不喜于色、不显于行的。你开得再美只能是一瞬,你味道再香顶多是一季,你花样再多终不过一秋。论长久,论智慧,且看那险峰之上一青松。
当什么时候,你不想让自己显得聪明了,你才是真的聪明了。
人如树,树同人,看似平凡的外表下,是不与人说的雄心壮志和人生大智慧。
松之坚韧
万吨铁轨下的枕木,千米缆线中的黑杆,百年风雨后的木器,风尘沙暴中的屏障。可以扛起万千重担,可以挑起时代脊梁,可以忍受百年孤独,可以战胜恶劣条件,松树的坚韧无处不在。
松树这坚韧的个性,像极了像极了困而不屈、难而不挠的中国人。
司马子长可受宫刑煎熬,终成史家之绝唱;
越王勾践可受凌辱之耻,后三千越甲吞吴;
大汉苏武可受软禁之苦,然长持效国之节;
盛极一时的四大文明古国,唯有我们独步江湖、凌寒盛开。为何?正是这股子坚韧劲,挺拔了民族的脊梁,撑起了民族的信仰。
于个人来说,坚韧让你忍人所不能忍,成人所不能成;
于民族来说,坚韧强大了不败的民族之魂,铸就了不朽的民族丰碑。
人如树,树同人,斑驳不平的外表下,是固不可摧、万古不朽的坚韧品格。
松之低调
山水墨画之中,他永远是陪衬;漫山绿意之季,他永远是底色;建屋盖房之时,他永远是骨架。松树一直低调,低调到甚至你会忽略他的存在。
松树这低调的风格,像极了虚怀若谷内敛大方的中国人。
至圣先师孔夫子,虽桃李满天尊为圣,却谦称三人行有我师;
黄石公与鬼谷子,虽传书授业与世人,却未露其面隐居物外;
国学大师南怀瑾,虽精通儒释道三家,却只称自己懂得皮毛;
无论是《中庸》还是《道德经》都提倡低调做人,顺从自然。这既是传统文化的智慧之言,也是上行下效、代代相传的处世法则。
低调,让我们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低调,让我们在凶涛骇浪的史河中立于不败;
低调,让我们在尘世浮华的社会中把持自我。
人如树,树同人,墨绿不扬的外表下,是低调谦逊和包容天下的处世哲学。
松之悠长
人的一生至多百年,但在松树看来,这百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已。泰山上的望人松至少已有2300岁,普照寺的六朝松最少1400岁,佛光寺的两株古松至少1100岁. . .而今的他们,仍岁月静好,生机无限。
松树这悠长的年岁,像极了五千年传承而生生不息的中国人。
想我华夏民族,历经上下几千载,走过沉浮,而今生机勃发;
书我中华汉字,历尽春秋六千年,几经起落,如今依旧精彩;
看我炎黄名籍,历久沧桑数百代,处之盛衰,当今熠熠生辉;
松树之所以长寿,离不开适时的进化;民族之所以传承不朽,离不开灵活的变通。上善若水,自能久矣。
《周易·系辞》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我们既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处世态度,又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柔可似水,强可似钢。
人如树,树同人,苍劲古老的外表下,是奋进勃发、历久弥新奔腾血脉。
结束语:
繁花落尽,冬雪飘飞,山坡上伫立着你伟岸的身影;
瓦砾石堆,寸草难生,石缝中深扎着你坚强的根须;
你从古老的过去走来,不做片刻停歇,又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行。
你,平凡而又伟大,你,正是国人的象征。
最后分享下著名京剧选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八千里风暴吹不倒,
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烈日喷炎晒不死,
严寒冰雪郁郁葱葱。
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
伤痕累累,瘢迹重重,
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
蓬勃旺盛,倔强峥嵘。
编辑|震言
文字|震言
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