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年前吧,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
说她是一部治愈励志系电影,也可以说她是一部美食电影,我不专业,不敢将她归为哪一类,但我看完之后,感觉很舒服,能让自己安静下来,思考点什么,所以我很喜欢她。
看过的朋友,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好美的电影啊”,是的,干净空灵的美,让人窒息的美
美女、美景、美食、还有美的音乐
最美的还是她的故事,以及讲故事的方法
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孩子,她来自农村,没了父亲,母亲也失踪了,独身一人前往大城市打拼,因为心底单纯善良,根本无法适应大城市的喧嚣,欺骗,以及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败下阵来,再次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山村(城市套路深,俺要回农村),回到妈妈早已不见的老房子,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自给自足的日子,期间根据回忆,用自己收获来的食物做出妈妈曾经给自己做过的美食。。。。。
情节很简单吧,甚至你可以说有点无聊老套,(故事的女主角的经历那么凄惨啊,那她如果会唱点歌,可以去选秀啊。。)
影片并没有那些令人尴尬的煽情画面,女主也没有哭着喊着向别人宣布自己的惨痛经历,也没有经过刻苦努力最后功成名就,骄傲自豪的大喊“让看不起我的家伙们去死吧!”等等的狗血剧情,能看到的就仅仅只是那些简单的美景,简单的美食,简单的对白,以及女主角春夏秋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女主每次试着去做妈妈曾经给自己做过的美食时,就会穿插一些过去的生活经历,不过,你不会感觉到悲伤,甚至还有些小幸福。
对白真的很少,这也恰恰是很多优秀电影共同的特点,电影中的台词对白固然必不可少,更多的画面留白,就像中国水墨画,寥寥几笔,便成大意境
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非要说出来就变味了
又想起一句话,“每个人都急着去说话,每个人都没有说完”,不言之教,其实更好些。
怎么说呢,整部电影就像是一首只有单音,没有和弦的钢琴曲,但每一个音节都舒缓温柔,沁人心脾
她叫《小森林》,上下两部,分别是夏秋篇和冬春篇
可以想到,如果这部或者相类似的电影上映,估计没有多少票房,因为她和大多数的文艺片一样,都会是一个结局,哪怕她是文艺片中的佼佼者,但那又怎么样呢?现在的人们,生活压力山大,掏钱去影院就是图得一个字“爽”,爽一会儿是一会儿,这无可厚非的,所以,迎合市场,迎合观众“爽”味的影片,目不暇接了,各种感官刺激,视觉特效,听觉特效等等,各种“爽”点。小编我也喜欢
但是如果看得多了,就有点不舒服了,无尽的意淫和无尽的手淫差不多,太伤身体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记不全了,大概的意思是“每个人其实都是精神病,没有健全的人“,我觉的很对,于是有了各种文艺作品,诗歌,散文,小说,音乐,电影等等宣泄心底的感情,这些东西的出现本质上是为了“治病“”,而这个“治病”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思考,如果不思考,就像吃了饭不消化,当然不会有什么营养
而现在大多数的电影虽然也是在“治病”,但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有些电影根本就不值得去思考,完全是在意淫,而另个原因呢,就是观众根本不去思考。
这部《小森林》,如果用心去看,还真是一部“治本”的好电影。
有些电影的确是需要自己一个人静静享受的(如雨自如)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