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接到报警称一危化品运输车在某高速出口发生泄漏。笔者随即奔赴事故现场,发现是一辆LNG(液化天然气)槽罐车出了问题。经调查得知,槽罐车驾驶员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被防控人员带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致使槽罐车在路边长时间停放。随着车内压力不断升高,加之烈日烤晒,LNG发生汽化膨胀,进而顶开槽罐车泄压阀,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事故现场,正好设置了一个核酸检测点,人员、车辆密集,秩序混乱,甚至还有人在吸烟,安全意识之淡薄令人震惊。
虽然这起事故最终被成功处置,但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是防控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LNG具有易燃易爆特性,遇到明火,或发生爆炸。现场大量人员在排队等候做核酸检测,只要有一个小火星冒出,后果便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加大对疫情防控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让其在掌握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应急处突技能,而不是简单地将人一隔了之、车一停了之、货一封了之。
二是监管部门预测预想不到位。在制定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时,必须统筹考虑安全保障措施。例如,对于危化品运输车辆,相关部门可适时设置绿色通道,尽可能缩短车辆在道路卡口的停留时间,或开辟专用场地,配套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严防长期停放、无人看管而发生危化品泄漏、爆炸等险情。对于关键路段,可提前制定预案,开展培训演练。
三是事发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单位必须对危化品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遇有突发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告,以便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启动预案,高效应对。特殊时期,企业不能以执行疫情防控政策为由,推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放松对安全生产的要求。
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这三项工作,都是“国之大者”、是一个整体,决不能割裂开来、不能搞“单打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地必须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善于把安全生产贯穿于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全过程和各方面,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推进,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疫情防控的安全环境。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编辑:宿馨予
制作:李菲
审核:刘春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