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近代史潜流深沉,而“千载下读之,犹凛然有生气焉”。
自1840年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叩开大门后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前,中国在外敌入侵的打击下几乎无战不败、无约不损,更至山河破碎、神州陆沉。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彼时的中国,不仅经济上十分落后,政治上也不统一。这一实力悬殊的战争,最终却以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告终。
历史,是最丰富的营养剂。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中的一句话一语中的:“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的确,回顾那段气壮山河的狼烟岁月,伴随着激荡中华的一声声怒吼,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汇合成一股自立自强、救亡图存、团结抗敌的洪流。农民放下了锄头、工人放下了铁锤、学生放下了书本……万众一心、共赴国难,一贯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创造精神汇聚起磅礴的力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完成了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
有日本史学家感叹,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觉醒”。事实上,正是这种空前的觉醒和团结,促使人们在受到侵略时奋张起来,铸就了一道新的长城。历史学家布克哈特说:“历史的价值应该不只是使我们下一次更乖巧,而是赐予我们以永恒的智慧。”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旺盛生命力、巨大凝聚力和卓越创造力;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更昭示一个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任何列强都不能征服的,是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的。
有人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以此为节点,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一步步向现实迈进。民族复兴,是抗日先烈的共同牵挂,也是中华儿女的同一梦想。说:“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然,越是接近目标越是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越是需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这是历史的昭示,更是现实的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13亿多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夺取了新的伟大胜利。我们深信,未来征途上,只要上下同心、步调一致,肩负使命、锐意进取,就一定能早日让梦想变为现实,让未来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