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崔颢中心思想全解(昔人已乘黄鹤去)

 2025-08-25  阅读 356  评论 0

摘要:崔颢《黄鹤楼》是吊古怀乡之佳作。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当然接受不同观点,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传说李白因为这首诗而搁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不必为真,但被如此传说,可见这首《黄鹤楼》必有过人之处。本文分段解读崔颢《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是吊古怀乡之佳作。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当然接受不同观点,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传说李白因为这首诗而搁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不必为真,但被如此传说,可见这首《黄鹤楼》必有过人之处。本文分段解读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崔颢中心思想全解(昔人已乘黄鹤去)(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仙侠文化”不仅当代有,唐代也有。老杜赠李白的诗“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写出两人不成功的寻仙之路。崔颢估计也是同道中人,慕名到黄鹤楼寻仙,但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美好憧憬落空,心中怅然若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鹤去楼空,物是人非,“白云”千载间变幻难测,飘忽不定,如人生祸福难料,世事无常。

黄鹤楼崔颢中心思想全解(昔人已乘黄鹤去)(2)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由想象转入现实世界,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晴日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丰美。空明悠远的环境更容易使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便为下文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在黄鹤楼,从晴空万里,待到日薄西山。夜幕来临,飞鸟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但故乡又在何方?“断肠人在天涯”,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如何能不是人愁闷。

黄鹤楼崔颢中心思想全解(昔人已乘黄鹤去)(3)

崔颢《黄鹤楼》解读完毕。文学艺术方面就不解读了,毕竟律诗的艺术性是我们一般人也较难真正理解几分。感觉很美就行了,不如去细细品读诗中表达的人类千古流传的共同思想。在诗文中提高自己的阅历和对美的感受力。《中国歌牌》唐诗纸牌游戏,仿《名侦探柯南唐红的恋歌》日本《小仓百人一首》歌牌制作,锻炼记忆力,提高专注度,提高眼力听力,辅助背诵古诗词,体会诗词之美。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342Cz0HCwkGXl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546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91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