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基础知识(孔子论语所说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学)

 2025-07-01  阅读 972  评论 0

摘要:孔子“论语”所说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学。当然这种思想仍然相关于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简而言之,孔子是“以仁释礼”。因此礼仁是孔学核心。■ 文 | 彭富春根据李泽厚的观点,孔子“论语”所说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学。当然这种思想仍然相关于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简而言之,孔子是“以仁释礼”。因此礼仁是孔学核心。在对礼乐

孔子“论语”所说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学。当然这种思想仍然相关于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简而言之,孔子是“以仁释礼”。因此礼仁是孔学核心。

孔子论语基础知识(孔子论语所说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学)(1)

■ 文 | 彭富春

根据李泽厚的观点,孔子“论语”所说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学。当然这种思想仍然相关于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简而言之,孔子是“以仁释礼”。因此礼仁是孔学核心。

在对礼乐文化的阐释时,李泽厚更注重礼对于乐的规定性,指出乐是礼的一个方面。而所谓的礼自身则是氏族习惯法规,从而摒弃了对于礼的一般的抽象的说明,赋予了它具体的社会历史的内涵。

关于礼的基本本性,李泽厚以为它是历史成果。礼作为仪式即人文,它是神圣制度。最早为巫术,是象征性的精神生产,是最早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人们通过仪文形式不断实践,获得了理性的内化(认识)和理性的凝聚(道德),其后形式本身又成为了审美对象(理性的感性积淀)。典礼失去内容,但是其形式仍有某种价值。

不过根据李泽厚的观点,在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代里,孔子不是简单地企图回复过去,而是追求在仁的基础上重建礼乐传统,主张外在礼乐应以内在心理情感为真正的根据。

关于礼和仁的关系,李泽厚如此说明:外在为礼(人文),内在为仁(人性)。于是仁是孔学的核心之核心。不仅如此,李泽厚还看到了礼和仁之间更本原性的关系:礼是人文,仁乃人性。礼不仅表示和传达情感,而且也给情感以确定的形式而成为仪文典式。

至于仁自身,李泽厚将它视为中国人的心灵,其特征是爱。当然这样一个心灵结构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亦即由畏(殷)到敬(周)到爱(孔子)。

孔子将仁建立于日常生活和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这样所谓的爱便是亲子之爱,它具体化为孝,从而家庭始终是华夏文化的中心点”。这里有必要考虑孝与敬的关系。孔子的敬主要不是对于鬼神的敬,而是分为对道德律令的敬和对父母的敬,在此对父母的敬是根本的,但它已转换成孝,亦即爱。同时还要注意孝与忠的关系。

儒家的孝高于忠,这也是因为亲子之爱是关键之所在。忠信是否次于仁孝,这是中日的差异。#大道哲学#

孔子论语基础知识(孔子论语所说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学)(2)

本文选自《李泽厚与孔子的对话——读“论语新读”》,未完待续。作者系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2ffCz0HBgAEXl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477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71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