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附近长了个肉疙瘩是肛瘘吗(肛门有个小疙瘩)

 2024-05-18  阅读 413  评论 0

摘要:陈先生40岁,常年喜食辛辣、油腻之物,四个月前的陈先生发现肛周长了个“小疙瘩”,虽然时常有分泌物流出,但由于不痛不痒,他便也没放在心上。四个月后,红肿发热,按压上去有明显波动感,疼痛明显。经详细专科检查,陈先生被诊断为“肛瘘伴感染”,需及时手术治疗。那么,究竟什么是肛瘘?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什么是肛瘘

陈先生40岁,常年喜食辛辣、油腻之物,四个月前的陈先生发现肛周长了个“小疙瘩”,虽然时常有分泌物流出,但由于不痛不痒,他便也没放在心上。

四个月后,红肿发热,按压上去有明显波动感,疼痛明显。经详细专科检查,陈先生被诊断为“肛瘘伴感染”,需及时手术治疗。

那么,究竟什么是肛瘘?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什么是肛瘘?

肛管直肠瘘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被称为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

肛门附近长了个肉疙瘩是肛瘘吗(肛门有个小疙瘩)(1)

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疤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

肛瘘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痔,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可能与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

肛瘘是如何发生?

01

腺源性肛瘘

肛管齿线位肛隐窝内肛腺感染,沿肛管直肠肌肉及软组织间隙蔓延扩散,形成开口瘘道或不开口的窦道,向下形成低位肛瘘,向上超过肛直环(或瘘管在肛直环内)形成高位肛瘘

腹泻、便秘、疲劳、抵抗力下降是常见诱因,90%肛瘘由此发生,治疗较为容易,手术多能一次性治愈。

02

裂源性肛瘘

由于肛裂继发感染蔓延形成瘘管,因肛裂位置较低,多形成皮下瘘,是陈旧性肛裂常见并发症,多见于肛门前后正中位,前方发生复杂性肛瘘的较多,女性常见。

03

囊源性肛瘘

由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内(或盆底)囊性肿物生长体积增大及排便肠蠕动挤压,囊壁移行至肛管直肠交界薄弱处(肛隐窝),在抵抗力下降时诱发感染。

形成囊性窦道或瘘道,顶端位置往往较高,有光滑、宽旷、分隔状囊性内壁,常见于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畸胎瘤等,占高位肛瘘30%左右。

因内壁有上皮组织不易完全祛除及囊壁较硬不易关闭愈合,难于一次性手术治愈,临床上称为“复发性复杂性肛瘘”

肛门附近长了个肉疙瘩是肛瘘吗(肛门有个小疙瘩)(2)

04

痔源性肛瘘

因血栓痔感染形成瘘管,多为皮下瘘,或向上形成粘膜下瘘,混合痔血栓形成感染形成的肛瘘内口多在齿线位痔体两侧,右前方母痔区发生较多,且易行成较为复杂的肛瘘。

05

肠源性肛瘘

由于慢性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直肠炎、克隆氏病,溃疡感染波及直肠壁向下形成瘘道至肛周,一般以原发病表现为主,肛瘘治愈较为困难。

06

医源性肛瘘

因肛门直肠检查、手术治疗引起感染蔓延扩散形成肛瘘。主要是齿线位肛隐窝肛腺受损伤、分泌不畅引起感染继发,常见不正确结扎痔核或缝线于齿线位引起。

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此类肛瘘发生逐渐少见;更少见于盆腔其它手术如直肠、子宫、膀胱、骶尾椎手术感染形成瘘道。

07

伤源性肛瘘

误吞鱼骨、鸡骨,排便时刺入肛管周围组织或外来锐器直接刺穿肛管直肠周围组织,引起感染扩散蔓延形成肛瘘,不易愈合多由异物存留组织间隙造成。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2b5Cz0MBw4DU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48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41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