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
在滨江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
64岁的李先生和56岁的王女士
见到了他们26年前失踪的儿子
“孩子,终于找到你了!”
花甲之年的双亲
历经26个春秋的寻找
终得团圆
……
7月15日上午,滨江刑侦大队举行了一场题为“团圆,我们在行动”的现场认亲仪式。通过前期比对和DNA复采,经杭州市、贵阳市两地公安司法鉴定复核,成功帮助与家人失散多年的小宇(化名)找回亲生父母,圆了26年的寻亲梦。
积攒了26年的泪水,在见到儿子的那一刻,如泉水般涌出,王女士紧紧抱住儿子,现场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冯玮和刑大民警以及贵阳市南明区公安分局民警一起见证了这一骨肉团聚的时刻。
1995年12月7日,王女士和李先生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小宇”外出玩耍 ,路上人来人往,十分拥挤。年龄尚小的儿子十分顽皮,总是想着挣脱父母的手,不一会又吵着要吃糖,就在王女士离开去买东西的时候,突然人群中一阵拥挤推搡,李先生差点跌倒,等到转过身来,才发现儿子已经不见了。王女士一下子慌了神,夫妻俩开始在附近到处寻找,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孩子的名字,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孩子丢了,两人失魂落魄地瘫坐在地上,她感觉天都塌了。
因为儿子走丢的事情,王女士和李先生夫妻之间也产生隔阂,多年后两人分开生活。但两人26年来从未放弃过寻找“小宇”。受限于当时科技水平,两人只能通过报警、贴告示、上电视台寻亲节目等方式寻找儿子。由于缺少线索,多年来毫无线索。2009年,公安部建立了全国“打拐DNA系统”,王女士和李先生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配合公安机关采集了血样。
而小宇的记忆中隐约记得自己小时候被人抱走,哭闹中还受到了打骂、饥饿各种折磨,最后被拐卖到现在的家庭之中,这么多年来自己内心十分渴望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对人贩子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因为害怕自己养父母伤心,他瞒着养父母向公安机关递交了自己的DNA检材。大学毕业后,小宇来到了杭州,安家滨江,娶妻生子。
2021年6月份,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刑侦大队接到 “团圆行动”的线索指令:小宇疑似拐卖儿童。滨江刑大立即开展落地核查,并成功匹配到小宇的亲生父母。面对来访的民警,小宇自述说,自己印象中小时候被人抱走了,后来到了现在养父母的家中。时隔多年,对亲生父母的印象日渐模糊,依稀记得当时家里的亲戚、楼房样貌,还有妈妈那时教他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样子。他说,自己的亲生母亲非常美丽!
通过对接,滨江刑大第一时间与贵州贵阳警方取得联系,在两地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经司法鉴定中心复核,DNA比中确认小宇就是当年被人拐走的三岁男孩,最终促成了这一家人团聚的动人时刻!
几十载相思化作泪,骨肉团聚,相拥而泣,感人肺腑。在认亲活动现场,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徐瑞宣读了DNA对比报告,并将通知书交给双方。
“努力让失踪被拐儿童家庭实现团圆,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想通过这样的认亲活动仪式,让大家共同分享与失散亲人团聚的喜悦,同时给仍在苦苦寻亲的父母和孩子们,带去信心和力量!不管打拐的路有多漫长,请广大人民群众放心,大家迫切盼望的事,我们从来没放弃!”副局长冯玮说。
家人向民警鞠躬致谢,并向民警赠送了锦旗,由衷地感谢感谢一代又一代办案民警数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坚守和付出,整个认亲活动感人至深。
自“团圆行动”开展以来,滨江分局刑侦大队将此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实践之一,先后三次对本地失踪人员库、疑似被侵害人员库及打拐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清理,补充完善相关信息,采集扩充血样数量,积极开展比对核查工作,全力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为2组家庭找到了失散26年、15年的孩子!
对于走失的亲人
最幸福的事
就是久别重逢
今天
他们在一个拥抱中
圆了日夜盼望的团聚
警方提醒请以下两类人员尽早到公安机关采血入库:一是失踪被拐儿童的父母;二是疑似被拐人员,含收养、领养、抱养、流浪乞讨等人员。凡属以上两种情况,请主动到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或者就近的派出所免费采集血样。信息采集越充分,比中的机会越大。
警方呼吁您和亲人之间只差一滴血的距离。“团圆行动”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大家一起努力让更多离散的家庭早日团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