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情节(石遗夜谭语文小知识)

 2024-09-15  阅读 524  评论 0

摘要:《左传》《韩之战》中有这么一句:“征缮以辅孺子。”其中的“征”字引起了我的兴趣。而引起我兴趣的是简体字将“徴”简化成了“征”。征和徴,在简体字之前,是两个字形不同字义也不同的字。先说征吧。征的基本义是“行”。《小雅.小宛》有“我日斯迈,而月斯征”。《毛传》注解为“迈,征,皆行也”。它的第二个和第三个

《左传》《韩之战》中有这么一句:“征缮以辅孺子。”其中的“征”字引起了我的兴趣。而引起我兴趣的是简体字将“徴”简化成了“征”。

征和徴,在简体字之前,是两个字形不同字义也不同的字。

幼儿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情节(石遗夜谭语文小知识)(1)

先说征吧。征的基本义是“行”。《小雅.小宛》有“我日斯迈,而月斯征”。《毛传》注解为“迈,征,皆行也”。它的第二个和第三个义项分别是“征伐”和“抽税”。《左传文公十一年》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宋公于是以门赏耏(ér)班,使食其征。”这里的“征”就是税。

幼儿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情节(石遗夜谭语文小知识)(2)

再说徴。徴有五个义项,分别是:

召。《左传宣公九年》:“王使来徴聘。”

求。《史记.货殖列传》:“故物贱之徴贵,贵之徴贱......”

问,询。《左传僖公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徴。”

迹象。《荀子.富国》:“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徴。”

证验。《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徴也。”

徴,还有一个读音,念“zhǐ”,古代的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

可是,实行简体字政策后,征,除了走远路和征讨这两个义项外,其它的义项做了“徴”的简化字。比如,在使用征求这个义项时,就不要用“徴”而用“征”。

当然,五音之一的“徴”不变。

我以为,如此简化,增加了使用的困难。在国民不接受繁体字教育而有时又使用繁体字的当下,哪能正确地使用“征”和“徴”呢?倒不如像过去一样,让它们成为两个毫不相干的字。

参考资料:

1、王力古汉语字典

2、现代汉语词典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2afCz0EBwgAV1Y.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30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2464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