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干货分享你听说了吗

 2025-09-30  阅读 666  评论 0

摘要:#「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每次遇到不熟悉的朋友问我在干嘛,我会统一回复:看书。很多人会发出“哇,你好棒”等感叹词。其实读书是我的爱好,就好像有人喜欢玩游戏刷网剧一样。只不过我的内容换成了“书”而已。别人会说:“那你也很厉害啊,我们刷手机是在玩物丧志,而你在时刻精进自己。”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每次遇到不熟悉的朋友问我在干嘛,我会统一回复:看书。

很多人会发出“哇,你好棒”等感叹词。

其实读书是我的爱好,就好像有人喜欢玩游戏刷网剧一样。

只不过我的内容换成了“书”而已。

别人会说:“那你也很厉害啊,我们刷手机是在玩物丧志,而你在时刻精进自己。”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我也觉着我挺与众不同的。

然后,我看了篇文章,题目就叫《学习也可能是玩物丧志吗》。

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干货分享你听说了吗(1)

看完后感叹了句:原来,我居然是在用书在娱乐自己,而不是精进自己。

文章有句话说:“我们的大脑喜欢被信息喂养,但是不喜欢被信息纠正”。

意思就是我看书,是因为大脑喜欢被信息充实的感觉。

而不深入思考,仅仅走马观花的看,就是在娱乐,而不是学习

尤其是过了段时间后,如果看书的我没有任何变化,那不叫爱学习,那叫爱娱乐。

只不过书这种形式会在感官上比游戏呀,网剧呀,看起来高级一点而已。

形式不同,实质一样,都在娱乐而已。

看到这样的答案,对爱看书的人来说,挺扎心的。

而能读书的人,都有一颗想提升自己精尽自己的心。

那么,如何避免“玩物丧志”式读书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呢?

我自己总结了三个方法,仅供参考。

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干货分享你听说了吗(2)

第一个:理解量和阅读量是不一样的。

有读书习惯的人都知道,每天都会给自己规定每天要看多少页的书。

我给我自己规定的时间是每天20页,哪怕工作累到回家只想躺在床上睡觉,我也会逼着自己把这20页看完。

但是我发现,在精力不足的情况下,完全记不住自己都读了啥。

好像是为了看书而看书,而不是掌握其中的知识。

我记得有一次下班很晚,稀里糊涂的看完了书。

第二天竟然完全不记得自己看过了什么,只能重新看。

其实我已经陷入到了为了完成量,而忽略质的情景里。

而看书是为了精进自己,这样为了完成阅读量而读书,其实在浪费时间

后来,我转变了自己的思维,把每天要求的阅读量,换成了每天掌握一个知识点。

为了转变自己的这个思维,我强迫自己在每次读书时,记录当下的感受。

并结合以前的经历理解书里的知识,同时思考这个方法可能会在什么场景下应用。

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干货分享你听说了吗(3)

还是相同的时间,原来能读20页,加上思考后只能读几页。

但在一次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我想起了《非暴力沟通》中提到过的“先分析事实”这个方法。

我发现把书里的方法用到了现实中,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这在以前的快速阅读中是没有经历过的。

读书是为了应用,用阅读量充实自己的大脑就是在娱乐自己。

用理解量充实自己的大脑,才是在阅读中精进自己。

正所谓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当你的理解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你会发现你看书的速度,比原来只读书的速度还要快。

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干货分享你听说了吗(4)

第二个:不要什么都读。

被称为经典的《道德经》只有5000字,而后人用5000万字来解读,都不是很到位。

为什么?

因为古代纸贵呀,古人在下笔前都会斟酌再斟酌,正所谓一字千金。

所以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籍,精炼却又道理深刻。

而现在一张纸的成本只有几毛几分,而出版商为了能多印刷多赚钱。

要么在书里用大量的图代替文字,要么大量无用的信息往里添加。

我们的时间多宝贵呀,就算一天能看一本书,能看50年,总共也就能看18250本。

好书那么多,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书上

这时,就需要我们有点批判性思维,在众多野花当中找到那朵属于自己的花。

我做的做法是在读一本书前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 1、这本书里解决的问题,是我现在需要的吗?
  • 2、这本书能为我增加知识量还是修正我的认知?
  • 3、有没有名人背书,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著名生涯规划师古典老师说过:读书也要极其功利。

凡事没法解决你现在棘手问题的书,或者没法改变你认知的书,都是不必读之书。

如果你觉着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有事可做,读些穿越休闲类让大脑高潮的书,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在“玩物丧志”。

只是这个物相比于游戏视频好听点,但也仅此而已,对精进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不要什么都读,想好了自己要读哪些书,书里的内容才更会为你出谋划策。

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干货分享你听说了吗(5)

第三个:不要总读容易读的书。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对“心灵鸡汤”类的书很反感?

韩寒一句道破:读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刚看鸡汤的时候,的确让人为之一振立马有了精神。

没到三天鸡汤失效,整个人又蔫了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种书只能治标没法治本。

就好像一面漏水的强,鸡汤的作用就好像纸一样哪漏贴哪。

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写鸡汤?还有那么多人看鸡汤?

因为内容简单,大家容易看的进去。

科学证明,人类的大脑特别懒,每次动脑的时候消耗特别大,为了保存体能,能不动脑就不动脑。

而我们想要成长,就需要不断的挑战自己的舒服圈。

具体方法,就是读些自己不太容易读的懂的书。

确实很难,但结果值得一试。

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干货分享你听说了吗(6)

网上有句话叫:高维打低维。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把蚂蚁玩弄在纸间,就是因为人生活在三维世界,而蚂蚁生活在二维世界。

如果我们一直读些类似鸡汤的那种浅显易懂的书,我们的认知始终在“鸡汤”中停滞不前。

你有没有觉着听领导讲话的时候,有种“他怎么那么厉害,自己好像啥也不行”的时候呢?

真的不是领导比你有多聪明,而是他的认知比你高,看事情的角度比你深入,所以你才觉着他厉害。

提高自己的认知,就是去多读些难度稍微高些的书。

因为难,所以你在读的时候会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考证。你的认知会在连续的思考中得到提升。

一旦你突破“难”这个瓶颈,你会发现自己好像打通的身体的任督二脉,不用看鸡汤,自己就能写鸡汤了。

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干货分享你听说了吗(7)

  • 每个读书人,都有一颗想精进自己的心;
  • 每个读书人,都希望时间能用在刀刃上;
  • 每个读书人,都想在读书中获得更好的自己。

但,一不小心“读错了书”很有可能把学习变成了娱乐,读书成了玩物丧志。

作为读书人的你要注意三点:

  • 1、理解量和阅读量是不一样的,不要问自己每天读了多少,而要问自己每天掌握了多少;
  • 2、不要什么都读,时间很紧张,读书也要极其红利;
  • 3、不要总读容易读的书、要在难中突破瓶颈,获得认知更高的自己。

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干货分享你听说了吗(8)

关注我,作用知识的力量和你一起成长。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270Cz0HCg4HVF0.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725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41秒, 内存占用1.3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