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温暖(走进古诗词里的温柔乡)

 2024-03-13  阅读 782  评论 0

摘要: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徐悲鸿江南水乡是多情的,是柔情的。江南,在地理概念里,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这里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诗词里的江南,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还是“人文江南”:经过历代诗人的描写,国人大多种下了“江南情结”。或实地到江南去看一看,或倘徉于诗词的意境中。一、《忆江南

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徐悲鸿

江南水乡是多情的,是柔情的。

江南,在地理概念里,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这里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诗词里的江南,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还是“人文江南”:经过历代诗人的描写,国人大多种下了“江南情结”。或实地到江南去看一看,或倘徉于诗词的意境中。

一、《忆江南三首·其一》(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通过十几个字概括江南的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做到了。白居易早年曾因避乱来到江南,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后来他虽回了北方,但对江南仍然恋恋不已,三首《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

诗中说到江南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诗词里的温暖(走进古诗词里的温柔乡)(1)

二、《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写有《菩萨蛮五首》,这是第二首,此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人美景美生活美,这组词创作于韦庄晚年寓居蜀地时期,是词人为回忆江南旧游而作。写得很美,这种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却是靠浓挚的情感。

诗词里的温暖(走进古诗词里的温柔乡)(2)

三、《送人游吴》(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诗人对姑苏城很熟悉,也非常喜爱,所以当友人前往这富庶繁华的典型水乡城市时,诗人忍不住热情地介绍姑苏城的特点,鼓励友人游历。诗题中的“吴”,诗中的“姑苏”都是苏州的故称,最后两句以料想友人赴苏后的乡思来衬托自己的惜别之意,尤具清新蕴藉之美。

诗词里的温暖(走进古诗词里的温柔乡)(3)

四、《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诗词里的温暖(走进古诗词里的温柔乡)(4)

诗人们笔下的江南,如诗如画。令人心生向往。水乡是人间的天堂,会使人流连忘返。白墙黑瓦,小桥流水,说不完道不尽的美。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241Cz0DBwsHU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60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12秒, 内存占用1.3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