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时期的儒学思想对于古书之分类,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艺”,也叫“六经”,实为古书中之最见宝贵者。次则名为“记”或“传”,是解释或补注诸经者,《论语》即属于这类的书。又次则为诸子,乃于六经之外别成一家言者,《孟子》即属此类。故《论》、《孟》两书,在汉时不过二三等书籍。然汉文帝时已将此二书置博士,(“置博士”者,在大学中专设一科,以专门之博士任教授也。)是曾经特别崇重,然不久亦罢。(罢博士者,废此专科也。)
在六朝、隋唐以来,《论语》研究尚盛,《孟子》则亦仅侪于诸子之列耳。
在宋朝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合诸《论》、《孟》,称为“四书”。
在明清两代,以八股取士,试题悉出“四书”。于是“四书”之诵习,其盛乃驾“六经”而上之,多年来,数岁孩童入三家村塾者,莫不以四书为主要读本,其书遂形成一般常识之基础,并且成为国民心理之总关键。
#历史# #战国#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