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档案里,那个“假活佛”经过我们的调查验证,他曾经消失的大半年所去的地方正是冈仁波齐,而且他每次入甘肃或者青海西藏等地,都会消失一段,而消失的时候,他所去的地方正是也是冈仁波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此阅读上一篇《“活佛”仁波切的秘密》。
刚好今天在事务所小聚的时候,林一和美子也说起了冈仁波齐。
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被誉为世界“中心”冈仁波奇。
冈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冈仁波齐在藏语的意思为“神灵之山”或者“雪山之宝”。梵语称为吉罗娑山,也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
放眼全球应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对山峰的崇拜会像西藏一样,藏民对山峰的崇拜简直登峰造极,纵观整个藏族文化地区,凡山皆有神。大到领袖群伦的四大神山、八大神山,小到村落守护神的部落神山,文化丰富、体系完整、门类复杂。
这之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广的必然是冈仁波齐峰,作为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同时被四大宗教认为是宇宙的中心。
这四大宗教分别为: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而在部分佛教的观点里,冈仁波齐被认为是须弥山。
世界上有很多神秘的山峰,在有世界屋脊支撑的青藏高原上,冈仁波齐峰其实不是最高最大的,相比我国西藏其它的一些8000米以上的高峰,简直就不值一提!
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无形之中,就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冈仁波依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被誉为神山之王。
冈仁波齐,位于东经81.3°,北纬31°,海拔6638米(另说海拔6714米),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称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对称。
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冈仁波齐峰经常是白云缭绕,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
这和我们生活在青藏高原之外的普通人的认知刚好相反,因为我们大多知道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拉玛峰,而对于冈仁波齐峰则所知甚少。
无论是论海拔高度:冈仁波齐的海拔为6638米,在它所属的冈底斯山脉诸峰中也仅仅排名第二,比最高峰冷布岗日矮了将近400米。在青藏高原,这个差距已经可以在中间插入很多其他山峰了,更何况即使是冷布岗日的高度,也没法和喜马拉雅诸峰相比,然而仔细观察冈仁波齐峰,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在高山林立的青藏高原上,冈仁波齐其实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是却被周边的各个民族以及宗教认定为世界中心!
再看相对高差:相对高差越大的山峰越能给人以敬畏感,冈仁波齐海拔6656米,山脚海拔4500米左右,高差2100米,在极高山林立的西藏这点高度差实在不算出色,阿里地区最高峰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与冈仁波齐南北对望,相对高差整整高出后者1000米。且山谷间倾泻的冰川,也要大出冈仁波齐数倍。
在辐射人口上讲:常理上说,人口密集之处的神山理应有着更广泛的信众,而冈仁波齐隐匿于西藏一隅,距拉萨直线距离1000多公里,其所在的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60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是西藏气候最高寒,人口密度最低的区域之一。
所以它为何会在群山之中,脱颖而出呢?
冈仁波齐所属山系的冈底斯山存在着一条地理分界线: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线,在距今八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晚期,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褶皱断裂成为山脉,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地区,脱离海水侵蚀成为陆地,奠定了高原宏观的地貌格局,而喜马拉雅山和雅鲁藏布江的南部高原。在100-200万年前才最终全部露出海面,进而形成了青藏高原共同的陆地地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冈仁波齐所在的阿里地区被称作四河地区,因为这里的人类据点主要是四条河的河谷地带,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和马泉河。其实更准确地来说,是前三条河组成的三河地区,构成了阿里地区的主体,出现在这里的古文明,是一个鼎鼎大名的王朝—象雄王朝。正是他们基本确立了西藏本土苯教的教义和仪轨
冈仁波齐正好位于,狮泉、象泉、孔雀、马泉四河上游的中间位置,从地理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对于生活在阿里地区的象雄人来说,无论行走到哪里,冈仁波齐都会巍巍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天长日久,人们就就会对这座靠近自己生活区的山峰,产生巨大的尊崇感,他们给冈仁波齐赋予宗教发源地的特殊身份,也就不那么令人奇怪了。
从冈仁波齐孕育的几条河流,不仅给了当地人丰富的水资源和顺畅的内部通道,还给了阿里令人羡慕的通往外界的通道,孔雀河在青藏高原上开出了一条相当直接的河谷通道,在经过了尼泊尔和印度之后,归入了印度洋
泉河的走向稍显复杂,先是向西行进,继而转向南,折行相当一阵之后,也是从印度进入了印度洋,这些河谷的宽度都不大,走向也相当复杂,但对于青藏高原南麓来说这已经是了不得的通道了。如果没有这些河谷,商旅至少要翻越各种海拔2000米左右的坳口,才能在西藏和印度之间往来,交通成本非常高。
而在东侧马泉河一路向东奔流,最终汇入南方的雅鲁藏布江,继续向东,就能抵达日喀则并进而通过尼木峡谷到达更发达的拉萨,阿里核心地区和西藏中心的联系也就这样建立了,而让冈仁波齐一举成为宇宙中心的则是,人们用四种天国神物命名的四条河流,即马泉河、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冈仁波齐以东为马泉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上游源头之一,冈仁波齐以南为孔雀河,为印度教的圣河恒河上游源头之一,冈仁波齐以西为象泉河,其下游称为萨特莱杰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印度河的支流,象泉河是阿里地区最重要的母亲河,古格王朝,还有更早的象雄文明都在此孕育,冈仁波齐以北为狮泉河,是印度河的正源,远古时期狮泉河的上源,还有着一个大型湖泊,位于今天冈仁波齐与纳木那尼之间,后来气候变迁、湖泊来水减少,不但与狮泉河中断连接,大湖也分裂为两个相对较小的湖泊,其中一湖便是玛旁雍错,面积33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湖水源于冈底斯山的冰雪,透明度高达14米,是中国透明度最高的湖泊,它与纳木错、羊卓雍错一起,被称为西藏三大圣湖,它的姊妹湖拉昂错是一个咸水湖,含盐量约是玛旁雍错的3倍,面积268.5 平方公里,比玛旁雍错略小,湖水呈深蓝色,湖滨几乎没有植物、没有牛羊,显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所以人称“鬼湖”
四条孕育出不同文明和宗教的河流,好像在冥冥中向世人昭示,冈仁波齐就是万水之源、宇宙中心,冈仁波齐山形显得殊为不同,即使冬季大雪覆盖绵延群峰,也非常容易辨识。它山形独特,如同一座有着温柔曲线的金字塔,耸立在高原之上,恬澹从容、王者风范,峰顶如七彩圆冠,周围如同八瓣莲花四面围绕,山身如水晶砌成,宛如技高绝顶的玉镶冰雕,由南望去可见其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徽记。冈仁波齐峰经常白云缭绕,另人难以一睹真容,但在阳光照耀下又会闪烁出奇异的七彩光芒,分外耀眼夺目,更为神奇的是北侧山体,从常识来讲,作为山体阴面的北侧,受阳光辐照少,获得热量也相应小的多,积雪应该比南侧更为深厚,然而现实情况是北侧少有冰雪,南侧则常年积雪覆盖,这更为冈仁波齐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
古代藏民在认为冈仁波齐巨大的山体中,蕴含着一种神奇且能量巨大的宇宙能量,这些神奇现象让古人更加确信,冈仁波齐就是宇宙的中心。
另外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冈仁波齐是世界中心得到了地理测量的支持,从英国的巨石阵到冈仁波齐的距离是6666公里,这也是冈底斯到北极的距离。从冈仁波齐到南极的距离为13332公里,恰好是到达北极或者巨石阵的两倍。
另外如果你将墨西哥金字塔、埃及胡夫金字塔在世界地图上连线,会发现更不可思议的地方:
冈仁波齐位于墨西哥金字塔和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延长线上,且位于神秘的巨石阵和复活节岛的连线中间,最主要的,它们的交叉点,都在冈仁波齐这里。更加神奇的是,巨石阵到冈仁波齐的距离和冈仁波齐到复活节岛的距离是1:3,墨西哥金字塔到胡夫金字塔的距离和胡夫金字塔到冈仁波齐的距离同样是1:3的神奇比例。
冈仁波齐峰除了神山威名赫赫在外,还是一座至今无人登顶的“处女峰”。冈仁波齐海拔高度虽然只有6656米,但是至今能没有人能攀登上去。冈仁波齐的山体近乎垂直,没有明显山脊,雪线之上坡度较缓,本身就属于高难度技术性山峰,再加上它是世界上四大宗教的圣山,印度教,佛教,苯教,古耆那教,同时还被认为是佛教须弥山,印度教湿婆的道场。在西藏他是最神圣的地方。凡人是不能到达的。凡人的攀登会惊动神明。所以即使每年来自全世界的n多人去朝拜转山。但由于它的神圣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至今没有人能够登顶。
冈仁波齐峰是一座形状非常特别的山,从一侧看是圆锥形,另一侧看则是金字塔形,这种金字塔被认为具有某种能量,某种与神的联系,被看做宇宙的精神中心。据说,每个人都应该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去这个地方与神联系。
冈仁波齐峰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几千年来,宗教朝圣者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完成神圣仪式,沿着山底走完51多公里的环形山道。
在1998年进行的一次喜马拉雅山考察中,一位印度僧人给俄罗斯科考人员看了一幅冈仁波齐峰的照片,当时他们就惊呼:“这不是山,是一个金字塔!”。
同时发生1999年的神秘事件至今难忘!曾经有4名登山爱好者,因为没有听从劝告导致4人离奇死亡!从掌握的四名登山者死亡的材料中得知,这几个人都曾登上过冈仁波齐峰的某一座峰顶,在登顶之后他们迅速衰老,几乎在1-2年内都因各种疾病死去。
另外还有一则至今被列为保密的,还没解封公开的资料。
早在二战时期,德国就派人来到西藏,但是目前只能得知确实德国组织了两次进藏,第一次是为了探求雅利安人人种的起源,第二次是为了寻找一个可以扭转时间的神秘宝物,至于更多细节,目前不得而知。
德军秘密入藏的资料,绝大部分都在德国投降后落入苏联和美国手中,而且被设为绝密资料,100年后,也就是2045年才能解封公布,甚至部分资料被设为永久保密。
1999年,由俄罗斯穆尔达舍夫教授带领的俄罗斯科学家探险队来到西藏,他们发现,冈仁波齐山的顶部实际上是一个古代巨大的人造真空金字塔。它被100多个其他小金字塔和各种纪念碑所环绕,明显地朝向基点。
根据初步估计,金字塔建筑群其余部分的直接高度在100-1800米范围内(相比之下:埃及金字塔仅有146米)。此外,这个建筑群可能是连接其他观测到超自然现象的古迹或遗址的世界性系统的中心。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必须重写人类历史。它比今天已知的任何金字塔都大。
由穆尔达舍夫教授领导的科学家得出结论,冈仁波齐建筑群,正是历史传言中的“众神之城”,由先进文明建造,他们了解微妙的能量定律(扭转场)并知道如何对能量和时间进行控制。否则,在这些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中,不可能移动大量的石块或山脉的磨削,虽然该说法遭到国内外很多专家的反驳,但是在此之后,中国政府再未批复任何国内外的探险队对这一区域的探测。
同时,1999年的这支俄罗斯探险队其实曾想过要登上“西藏金字塔”的顶端,即冈仁波齐峰。但当地的喇嘛曾交代过科考人员不可以偏离设定的路线,万一偏离就可能进入密教的活动区域,后果不堪设想。
那次攀登有4名运动员死亡,他们在攀登冈仁波齐峰的过程中,发现身体衰老得非常快,就好像细胞在加速分裂似的,也有人在登山之后的一两年之内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疾病离世。
存活的人感到庆幸,也不禁对喇嘛肃然起敬,幸好听从了劝告最终放弃,否则整个队伍恐怕无一幸免的。
有人说,在正常情况下,在冈仁波齐附近花十二个小时等同于其他地方的两周时间,因为在冈仁波齐附近,头发和指甲在此期间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使得朝圣者怀疑冈底斯山周围的一些神秘能量的存在。
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齐峰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所以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
一生的信仰,一条朝圣路----冈仁波齐转山
今天,原本水火不容的不同宗教,都可以在冈仁波齐面前和睦相处。
不论国籍、文化、种族、教派,都可以在冈仁波齐向神灵致敬,冈仁波齐也成了一处世界上罕见的,跨宗教、跨文化、跨种族的神山,假如你去过藏区,你一定遇到过磕长头朝圣的藏民,他们几步之后,一跪一磕,心悦诚服,用身体丈量着大地,一天又一天,啪啪的木板撞击声,构成了一曲朝圣之歌,平凡的生命历经生、死、生长、蜕变,在这场纯粹、朴素的宗教仪轨中,他们虔心祈福,既为自我,更为众生,他们也许衣衫褴褛,他们也许不修边幅,他们却有世上最美的笑脸,最安静的眼神,有一颗向善的心灵,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都应该去看一看西藏,看一看冈仁波齐,来一次心灵的朝圣之旅。
在听我说完之后,林一和美子带着某种向往和好奇的眼神说道:“三叔,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我一听就皱起了眉头,有些怏怏地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