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民歌《木兰诗》。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其中《孔雀东南飞》为长篇悲情诗。《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
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特别是古代一些中国民间谣谚,大抵散见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杂歌谣辞一类所收,多为前所忽视者。至于后来杜文澜的《古谣谚》等著作,则远比此书为晚,显然是在它的基础上编纂的。
《乐府诗集》的编次是把每一种曲调的“古辞”(较早的无名氏之作)或较早出现的诗放在前面,后人的拟作列于后面,使读者了解到某些文人诗是受了民歌或者前代文人的影响。例如,“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二曲,在《宋书‧乐志》中,仅载了曹操的拟作,而在此书中却录有汉代古辞。曹操的拟作虽然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技巧都高于“古辞”,然而要说明这种曲调的来源及其本意,就远不如古辞明显,又如《陌上桑》这个曲调,据《古今乐录》本是汉代的“相和歌”中的“瑟调曲”,在《宋书‧乐志》中却只录了曹操、曹丕的拟作和晋乐所奏的一首改写屈原《九歌‧山鬼》的诗;至于《陌上桑》的古辞却列入了“大曲”一类。
在《乐府诗集》中,则首先著录古辞,使读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过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此书还把后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都附在后面,如《采桑》、《艳歌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行》等等,由此可见,《陌上桑》对后来文人的种种影响。又如,把陆机的求仙诗《东武吟行》和鲍照的《代东武吟》编排在一起,可见同一曲调,可以谱写成内容完全不同的各种诗歌。
《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对一些古辞业已亡佚,而其曲调对后人有过影响的乐曲,都作了说明。如“汉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杂曲歌辞”中的《行路难》,都只有鲍照的拟作为最早,但编者仍把《梅花落》归入“汉横吹曲”,并在《行路难》的说明中引证了《陈武别传》,指出这个曲调在魏晋以前,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说明它早在汉代可能已经产生。它反映了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以及音乐和诗歌的关系,对各种乐曲的相同题目,它指出了前代乐曲与后代乐曲的继承关系。如“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黄淡思》,编者就引用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认为即“汉横吹曲”的《黄覃子》。
《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的介绍和说明。书中这些说明徵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如刘宋张永的《元嘉正声伎录》、南齐王僧虔的《伎录》、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等书,使许多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有极重要的价值。但其中有一些可能出于传闻,未可信从。
目录:
卷四十一 相和歌辞十六
卷四十二 相和歌辞十七
卷四十三 相和歌辞十八
卷四十四 清商曲辞一
卷四十五 清商曲辞二
卷四十六 清商曲辞三
卷四十七 清商曲辞四
卷四十八 清商曲辞五
卷四十九 清商曲辞六
卷五十 清商曲辞七
卷四十一 相和歌辞十六卷四十一 相和歌辞十六
○楚调曲上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楚调曲有《白头吟行》、《泰山吟行》《梁甫吟行》、《东武琵琶吟行》、《怨诗行》。其器有笙、笛弄、节、琴、筝、琵琶、瑟七种。”张永录云:“未歌之前,有一部弦,又在弄后,又有但曲七曲:《广陵散》、《黄老弹飞引》、《大胡笳鸣》、《小胡笳鸣》、《鹍鸡游弦》、《流楚》、《窈窕》,并琴、筝、笙、筑之曲,王录所无也。其《广陵散》一曲,今不传。”)
【白头吟二首五解】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曰:《白头吟行》歌古‘皑如山上雪’篇。”《西京杂记》曰:“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乐府解题》曰:“古辞云‘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又云:‘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始言良人有两意,故来与之相决绝。次言别於沟水之上,叙其本情。终言男儿重意气,何用於钱刀。若宋鲍照‘直如朱丝绳’,陈张正见‘平生怀直道’,唐虞世南‘气如幽径兰’,皆自伤清直芬馥,而遭铄金玷玉之谤,君恩以薄,与古文近焉。”一说云:《白头吟》疾人相知,以新间旧,不能至於白首,故以为名。唐元稹又有《决绝词》,亦出於此。)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平生共城中,何尝斗酒会。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郭东亦有樵,郭西亦有樵,两樵相推与,无亲为谁骄?凄凄重凄凄,嫁娶亦不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离簁,男儿欲相知,何用钱刀为!<齿玄>如马啖萁,川上高士嬉。今日相对乐,延年万岁期。
──右一曲,晋乐所奏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右一曲,本辞
【同前】 =>宋·鲍照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路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固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同前】 =>陈·张正见
平生怀直道,松桂比真风。语默妍蚩际,沈浮毁誉中。谗新恩易尽,情去宠难终。弹珠金市侧,抵玉舂山东。含香老颜驷,执戟异扬雄。惆怅崔亭伯,幽忧冯敬通。王嫱没故塞,班女弃深宫。春苔封履迹,秋叶夺妆红。颜如花落槿,鬓似雪飘蓬。此时积长叹,伤年谁复同。
【同前】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丈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白发乱如丝。但看旧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同前二首】 =>李白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将买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归故林。免丝固无情,随风任颠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己去难重回。古时得意不相负,祇今唯见青陵台。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相如不忆贫贱日,官高金多聘私室。武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城崩杞梁妻,谁道士无心。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还有梦来时。鹔鹴裘在锦屏上,自君一挂无由披。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覆水却收不满杯,相如还谢文君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唯有青陵台。
【同前】 =>张籍
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官中为我起高楼,更开华池种芳树。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长满。
【反白头吟】 =>白居易
鲍照作《白头吟》,白居易反其致,为《反白头吟》。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决绝词三首】 =>元稹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知。春风撩乱伯劳语,此时抛去时。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噫春冰之将泮,何余怀之独结。有美一人,於焉旷绝。一日不见,比一日於三年,况三年之旷别。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矧桃李之当春,竞众人之攀折。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皓皓之如雪。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馀血。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已焉哉,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沈结。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生憎野鹊往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曙色渐瞳昽,华星次明灭。一去又一年,一年何时彻。有此迢递期,不如生死别。天公隔是妒相怜,何不便教相决绝。
【泰山吟】 =>晋·陆机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泰山吟行》,今不歌。”《乐府解题》曰:“《泰山吟》,言人死精魄归於泰山,亦《薤露》、《蒿里》之类也。”)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已远,层云郁冥冥。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同前】 =>宋·谢灵运
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岝崿既崄巇,触石辄千眠。
登封痤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梁甫吟】 =>蜀·诸葛亮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梁甫吟行》,今不歌。谢希逸《琴论》曰:诸葛亮作《梁甫吟》。《陈武别传》曰:武常骑驴牧羊,诸家牧竖十数人,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泰山梁甫吟》、《幽州马客吟》及《行路难》之属。《蜀志》曰:诸葛亮好为《梁甫吟》。然则不起於亮矣。李勉《琴说》曰:《梁甫吟》,曾子撰。《琴操》曰: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月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蔡邕《琴颂》曰:梁甫悲吟,周公越裳。”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又有《泰山梁甫吟》,与此颇同。)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彊、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同前】 =>晋·陆机
玉衡既已骖,羲和若飞凌。四运寻环转,寒暑自相惩。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丰水凭川结,霜露弥天凝。年命时相逝,庆云鲜克乘。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忾忾临川响,非此孰为兴。哀吟梁甫巅,慷慨独抚膺。
【同前】 =>梁·沈约
龙驾有驰策,日御不停阴。星籥亟回变,气化坐盈侵。寒光稍眇眇,秋塞日沉沉。高窗灰馀火,倾河驾腾参。飙风折暮草,惊竿霣层林。时云霭空远,渊水结清深。奔枢岂易纽,珠庭不可临。怀仁每多意,履顺孰能禁。露清一唯促,缓志且移心。京歌步梁甫,叹绝有遗音。
【同前】 =>陈·陆琼
临淄佳丽地,年少习名倡。似笑唇朱动,非愁眉翠扬。
掩抑随竿转,和柔会瑟张。轻扇屡回指,飞尘亟绕梁。
寄言诸葛相,此曲作难忘。
【同前】 =>唐·李白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吐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钧,风雅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麾楚、汉如旋蓬。狂生落拓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猰烁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蜺<虫兀>当安之。
【泰山梁甫行】 =>魏·曹植
(《乐府解题》曰:“曹植改《泰山梁甫》为‘八方’。”)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东武吟行】 =>晋·陆机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东武吟行》,今不歌。”《乐府解题》曰:“鲍照云‘主人且勿喧’,沈约云‘天德深且旷’,伤时移事异,荣华徂谢也。”左思《齐都赋》注云:“《东武》、《泰山》,皆齐之土风,弦歌讴吟之曲名也。”《通典》曰:“汉有东武郡,今高密、诸城县是也。”)
投迹短世间,高步长生闱。濯发冒云冠,洗身被羽衣。饥从韩众餐,寒就佚女栖。
【同前】 =>宋·鲍照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时事一朝异,弧绩谁复论。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腰镰刈葵霍,倚杖牧鸡豚。昔如韝上鹰,今似槛中猿。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同前】 =>梁·沈约
天德深且旷,人世贱而浮。东枝才拂景,西壑已停辀。
逝辞金门宠,去饮玉池流。霄辔一永矣,俗累从此休。
【东武吟】 =>唐·李白
好古笑流俗,素闻贤达风。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白日在高天,回光烛微躬。恭承凤皇诏,欻起云萝中。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宝马丽绝景,锦衣人新丰。倚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宾友日疏散;玉樽亦已空。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闲作《东武吟》,曲尽情未终。书此谢知已,吾寻黄绮翁。
【怨诗行】(古辞)
(《古今乐录》曰:“《怨诗行》歌东阿王‘明月照高楼’一篇。”王僧虔《技录》曰:“荀录所载‘古为君’一篇,今不传。”《琴操》曰:“卞和得玉璞以献楚怀王,王使乐正子治之,曰:‘非玉。’刖其右足。平王立,复献之,又以为欺,刖其左足。平王死,子立,复献之,乃抱玉而哭,继之以血,荆山为之崩。王使剖之,果有宝。乃封和为陵阳侯。辞不受而作怨歌焉。”班婕妤《怨诗行》序曰:“汉成帝班婕妤失宠,求供养太后於长信宫,乃作怨诗以自伤。讬辞於纨扇云。”《乐府解题》曰:“古词云:‘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言周公推心辅政,二叔流言,致有雷雨拔木之变。梁简文‘十五颇有馀’,自言姝艳,以谗见毁。又曰‘持此倾城貌,翻为不肖躯’。与古文意同而体异。若傅休弈《怨歌行》云:‘昭昭朝时日,皎皎最明月。’盖伤十五入君门,一别终华发,不及偕老,犹望死而同穴也。”)
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嘉宾难再遇,人命不可续。齐度游四方,各系太山录。人间乐未央,忽然归东岳。当须荡中情,游心恣所欲。
【同前二首七解】 =>魏·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借问叹者谁?自云客子妻。夫行逾十载,贱妾常独栖。念君过於渴,思君剧於饥。君为高山柏,妾为浊水泥。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泪堕不能止。沈浮各异路,会合当何谐?愿作东北风,吹我入君怀。君怀常不开,贱妾当何依?恩情中道绝,流止任东西。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右一曲,晋乐所奏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原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时不开,妾心当何依?
【同前】 =>晋·梅陶
庭植不材柳,花育能鸣鹤。鼓枝游畦亩,栖钓一丘壑。晨悦朝敷荣,夕乘南音客。昼立薄游景,暮宿汉阴魄。庇身荫王猷,罢蹇反幻迹。
【同前】 =>宋·僧惠休
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巷中情思满,断绝孤妾肠。悲风荡帷帐,瑶翠坐自伤。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扬。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愿作张女引,流悲绕君堂。君堂严且秘,绝调徒飞扬。
【怨诗】 =>魏·阮瑀
民生受天命,漂若河中尘。虽称百龄寿,孰能应此身。犹获婴凶祸,流落恒苦辛。
【同前】 =>晋·陶潜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结发念善事,黾勉五十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亦何怨,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於我若浮烟。慷慨激悲歌,钟期信为贤。
【同前】 =>梁·简文帝
秋风与白团,本自不相安。新人及故爱,意气岂能宽。
黄金肘后铃,白玉案前盘。谁堪空对此,还成无岁寒。
【同前】 =>刘孝威
退宠辞金屋,见谴斥甘泉。枕席秋风起,房栊明月悬。烛避窗中影,香回炉上烟。丹庭斜草迳,素壁点苔钱。歌起蒲生曲,乐奏下山弦。新声昔广宴,馀杯今自传。王嫱向绝漠,宗女入祁连。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昭台省媵御,曾阪无弃捐。后薪随复积?前鱼谁复怜。
【同前】 =>陈·张正见
新丰妖冶地,游侠竞娇奢。池台间罗绮,桃李杂烟霞。盖影分连骑,衣香合并车。艳粉惊飞蝶,红妆映落花。舞衫飘冶袖,歌扇掩团纱。玉床珠帐卷,金楼镜月斜。还疑萧史凤,不及季伦家。
【同前二首】 =>江总
采桑归路河流深,忆昔相期柏树林。奈许新缣伤妾意,无由故剑动君心。
新梅嫩柳未障羞,情去思移那可留。团扇箧中言不分,纤腰掌上讵胜愁。
卷四十二 相和歌辞十七卷四十二 相和歌辞十七
○楚调曲中
【怨诗二首】 =>唐·薛奇童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
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
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
杨叶垂金砌,梨花入井栏。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同前】 =>张汯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征客去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同前】 =>刘元济
玉关芳信断,兰闺锦字新。愁来好自抑,念切已含嚬。
虚牖风惊梦,空床月厌人。归期傥可促,勿度柳园春。
【同前三首】 =>李暇
罗敷初总髻,蕙芳正娇小。月落始归船,春眠恒著晓。
何处期郎游,小苑花台间。相忆不可见,且复乘月还。
别前花照路,别后露垂叶。歌舞须及时,如何坐悲妾。
【同前二首】 =>崔国辅
栖前桃李疏,池上芙蓉落。织锦犹未成,虫声入罗幕。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同前】 =>孟郊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同前】
君莫嫌丑妇,丑妇死守贞。山头一怪石,长作望夫名。
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丈夫不立义,岂如鸟兽情。
【同前】 =>鲍溶
女萝寄松柏,绿蔓花绵绵。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肃肃羊雁礼,泠泠琴瑟篇。恭承采蘩祀,敢效同居贤。皎日不留景,良时如逝川。秋心还遗爱,春貌无归妍。翠袖洗朱粉,碧阶封绮钱。新人易如玉,废瑟难为弦。寄羡蕣华木,荣君香阁前。岂无摇落苦,贵与根蒂连。希君旧光景,照妾薄暮年。
【同前】 =>白居易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恩。
【同前二首】 =>姚氏月华
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相续。羞将离恨向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
与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终年对离别。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怨歌行】 =>汉·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同前】 =>魏·曹植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东国,泣涕当留连。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右一曲,晋乐所奏
【怨歌行朝时篇】 =>晋·传玄
昭昭朝时日,皎皎最明月。十五入君门,一别终华发。同心忽异离,旷如胡与越。胡越有会时,参辰辽且阔。形影无彷彿,音声寂无达。纤弦感促柱,触之哀声发。情思如循环,忧来不可遏。涂山有馀恨,诗人咏《采葛》。蜻蛚吟床下,回风起幽闼。春荣随路落,芙蓉生木末。自伤命不遇,良辰永乖别。已尔可奈何,譬如纨素裂。孤雌翔故巢,星流光景绝。魂神驰万里,甘心要同穴。
【怨歌行】 =>梁·简文帝
十五颇有馀,日照杏梁初。蛾眉本多嫉,掩鼻特成虚。持此倾城貌,翻为不肖躯。秋风吹海水,寒霜依玉除。月光临户驶,荷花依浪舒。望檐悲双翼,窥沼泣王馀。苔生履处没,草合行人疏。裂纨伤不尽,归骨恨难袪。早知长信别,不避后园舆。
【同前】 =>江淹
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画作秦王女,乘鸾向烟雾。
彩色世所重,虽新不代故。窃悲凉风至,吹我玉阶树。
君子恩未毕,零落委中路。
【同前】 =>沈约
时屯宁易犯,俗险信难群。坎壈元淑赋,顿挫敬通文。
遽沦班姬宠,夙窆贾生坟。短俗同如此,长叹何足云。
【同前】 =>北周·庾信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干少年。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同前】 =>唐·虞世南
紫殿秋风冷,彫甍白日沉。裁纨凄断曲,织素别离心。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香销翠羽帐,弦断凤凰琴。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谁言掩歌扇,翻作《白头吟》。
【同前】 =>李白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沈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同前】 =>吴少微
城南有怨妇,含怨倚兰丛。自谓二八时,歌舞入汉宫。皇恩数流盼,承幸玉堂中。绿陌黄花催夜酒。锦衣罗袂逐春风。建章西宫焕若神,燕、赵美女二千人。君王厌德不忘新,况群艳冶纷来陈。是时别君不再见,三十三春长信殿。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绮窗虫网氛尘色,文轩莺对桃李颜。天王贵宫不贮老,浩然泪陨今来还。自怜春色转晚暮,试逐佳游芳草路。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归来谁为夫,请谢西家妇。莫辞先醉解罗襦。
【明月照高楼】 =>梁·武帝
圆魄当虚闼,清光流思筵。筵思照孤影,凄怨还自怜。台镜早生尘,匣琴又无弦。悲慕屡伤节,离忧亟华年。君如东扶景,妾似西柳烟。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悬。愿为铜铁辔,以感长乐前。
【同前】 =>唐·雍陶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沧溟傥未涸,妾泪终不干。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愿为边塞尘,因风委君颜。君颜良洗多,荡妾浊水间。
【长门怨】 =>梁·柳惲
(《汉武帝故事》曰:武帝为胶东王时,长公主嫖有女,欲与王婚,景帝未许。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长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馀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问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乃苦要帝,遂成婚焉。”《汉书》曰:“孝武陈皇后,长公主嫖女也。擅宠骄贵,十馀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元光五年废居长门宫。”《乐府解题》曰:“长门怨者,为陈皇后作也。后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闻司马相如工文章,奉黄金百斤,令为解愁之辞。相如为作《长门赋》,帝见而伤之,复得亲幸。后人因其赋而为《长门怨》也。”)
玉壶夜愔愔,应门重且深。秋风动桂树,流月摇轻阴。
绮檐清露溽,网户思虫吟。叹息下兰閤,含愁奏雅琴。
何由鸣晓佩,复得抱宵衾。无复金屋念,岂照长门心。
【同前】 =>费昶
向夕千愁起,自悔何嗟及。愁思且归床,罗襦方掩泣。
绛树摇风软,黄鸟弄声急。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
【同前】 =>唐·徐贤妃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守分辞方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同前】 =>沈佺期
月皎风冷冷,长门次掖庭。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清露凝珠缀,流尘下翠屏。妾心君未察,愁叹剧繁星。
【同前】 =>吴少微
月出映曾城,孤圆上太清。君王春爱歇,枕席凉风生。
怨咽不能寝,踟蹰步前楹。空阶白露色,百草寒虫鸣。
念昔金房里,犹嫌玉座轻。如何娇所误,长夜泣恩情。
【同前】 =>张修之
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
妾妒今应改,君恩昔未平。寄语临邛客,何时作赋成。
【同前】 =>裴交泰
自闭长门经几秋,罗衣湿尽泪还流。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管北宫愁。
【同前】 =>刘皂
官殿沉沉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同前】 =>袁晖
早知君爱歇,本自无萦妒。谁使恩情深,今来反相误。
愁眠罗帐晓,泣坐金闺暮。独有梦中魂,犹言意如故。
【同前】 =>刘言史
独坐炉边结夜愁,暂时恩去亦难留。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
【同前二首】 =>李白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同前】 =>李华
弱体鸳鸯荐,啼妆翡翠衾。鸦鸣秋殿晓,人静禁门深。
每忆椒房宠,那堪永巷阴。日惊罗带缓,非复旧来心。
【同前】 =>岑参
君王嫌妾妒,闭妾在长门。舞袖垂新宠,愁眉结旧恩。
绿钱生履迹,红粉湿啼痕。羞被桃花笑,看春独不言。
【同前】 =>齐澣
茕茕孤思逼,寂寂长门夕。妾妒亦非深,君恩那不惜。
携琴就玉阶,调悲声未谐。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
【同前】 =>刘长卿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
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芳菲自恩幸,看却被风吹。
【同前】 =>僧皎然
春风日日闭长门,摇荡春心自梦魂。若遣花开只笑妾,不如桃李正无言。
【同前】 =>卢纶
空宫古廊殿,寒月落斜晖。卧听未央曲,满箱歌舞衣。
【同前】 =>戴叔伦
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移恩向何处,暂妒不容收。
夜久丝管绝,月明宫殿秋。空将旧时意,长望凤凰楼。
【同前】 =>刘驾
御泉长绕凤凰楼,只是恩波别处流。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
【同前二首】 =>高蟾
天上何劳万古春,君前谁是百年人。魂销尚愧金炉烬,思起犹惭玉辇尘。
烟翠薄情攀不得,星芒浮艳采无因。可怜明镜来明向,何似恩光朝夕新。
天上凤凰休寄梦,人间鹦鹉旧堪悲。平生心绪无人识,一只金梭万丈丝。
【同前】 =>张祜
日映宫墙柳色寒,笙歌遥指碧云端。珠铅滴尽无心语,强把花枝冷笑看。
【同前二首】 =>郑谷
闲把罗衣泣凤凰,先朝曾教舞霓裳。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
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争忍扫成堆。残春未必多烟雨,泪滴闲阶长绿苔。
【同前二首】 =>刘氏媛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学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经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
【阿娇怨】 =>刘禹锡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云幸平阳公主家。
卷四十三 相和歌辞十八
○楚调曲下
【班婕妤】 =>晋·陆机
一曰《婕妤怨》。《汉书》曰:孝成班婕妤,初入宫为少使,俄而大幸,为婕妤,居增成舍。自鸿嘉后,帝稍隆内宠,婕妤进侍者李平,平得幸,立为婕妤,赐姓卫,所谓卫婕妤也。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微贱兴,班婕妤失宠,稀复进见。赵氏姊弟骄妒,婕妤恐久见危,求供养太后长信宫,帝许焉。”《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帝所宠爱。后幸赵飞燕姊弟,冠於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
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
【同前】 =>梁·元帝
婕妤初选入,含媚向罗帏。何言飞燕宠,青苔生玉墀。
谁知同辇爱,遂作裂纨诗。以兹自伤苦,终无长信悲。
【同前】 =>刘孝绰
应门寂已闭,非复后庭时。况在青春日,萋萋绿草滋。
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綦,讵忆游轻辇,从今贱妾辞。
【同前】 =>孔翁归
长门与长信,日暮九重空。雷声听隐隐,车响绝珑珑。
恩光随妙舞,团扇逐秋风。铅华谁不慕,人意自难终。
【同前】 =>何思澄
寂寂长信晚,雀声喧洞房。踟蹰网高阁,驳藓被长廊。
虚殿帘帏静,闲阶花蕊香。悠悠视日暮,还复拂空床。
【同前】 =>王叔英妻沈氏
日落应门闭,愁思百端生。况复昭阳近,风传歌吹声。
宠移终不恨,谗枉太无情。只言争分理,非独舞腰轻。
【同前】 =>阴铿
柏梁新宠盛,长信昔恩倾。谁为诗书巧,翻为歌舞轻。花月分窗进,苔草共阶生。妾泪衫前满,单眠梦里惊。可惜逢秋扇,何用合欢名。
【同前】 =>陈·何楫
齐纨既逐筐,赵舞即凌人。履迹随恩故,阶苔逐恨新。
独卧销香炷,长啼费手巾。庭草何聊赖,也持春当春。
【同前】 =>唐·徐彦伯
君恩忽断绝,妾思终未央。巾栉不可见,枕席空馀香。
窗暗网罗白,阶秋苔藓黄。应门寂已闭,流涕向昭阳。
【同前】 =>严识玄
贱妾如桃李,君王若岁时。秋风一已劲,摇落不胜悲。
寂寂苍苔满,沉沉绿草滋。荣华非此日,指辇竞何辞。
【同前三首】 =>王维
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秋夜守罗帏,孤灯耿不灭。
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
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向春园里,花间语笑声。
【婕妤怨】 =>崔湜
不分君恩断,新妆视镜中。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
枕席临窗晓,帏屏向月空。年年后庭树,荣落在深宫。
【同前】 =>崔国辅
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同前】 =>张烜
贱妾裁纨扇,初摇明月姿。君王看舞席。坐起秋风时。
玉树清御路,金陈翳垂丝。昭阳无分理,愁寂任前期。
【同前】 =>刘方平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人愁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裛红兰死,秋彫碧树伤。唯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同前】 =>王沈
长信梨花暗欲栖,应门上籥草萋萋。春风吹花乱扑户,班倢车声不至啼。
【同前】 =>皇甫冉
由来咏团扇,今与值秋风。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同前】 =>陆龟蒙
妾貌非倾国,君王忽然宠。南山掌上来,不敌新恩重。
后宫多窈窕,日日学新声。一落君王耳,南山又须轻。
【同前】 =>翁绶
谗谤潜来起百忧,朝承恩宠暮仇仇。火烧白玉非因玷,霜剪红兰不待秋。
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同前】 =>刘氏云
君恩不可见,妾岂如秋扇。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莫言朝花不复落,娇容几夺昭阳殿。
【长信怨】 =>王諲
飞燕倚身轻,争人巧笑名。生君弃妾意,增妾怨君情。
日落昭阳壁,秋来长信城。寥寥金殿里,歌吹夜无声。
【同前】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金炉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同前】 =>李白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更有留情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
【蛾眉怨】 =>王翰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宫中彩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珠帘北卷待凉风,绣户南开向明月。忽闻天子忆蛾眉,宝凤衔花揲两螭。传声走马开金屋,夹路鸣环上玉墀。长乐彤庭宴华寝,三千美人曳光锦。灯前含笑更罗衣,帐里承恩荐瑶枕。不意君心半路回,求仙别作望仙台。仓琅禁闼遥相忆,紫翠岩房昼不开。欲向人间种桃实,先从海底觅蓬莱。蓬莱可求不可上,孤舟缥缈知何往。黄金作盘铜作茎,晴天白露掌中擎。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车羽旆欲相迎。飞廉观前空怨慕,少君何事须相误。一朝埋没茂陵田,贱妾蛾眉不重顾。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朝晡泣对麒麟树,树下苍苔日渐斑。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乘知白日不可思,一死一生何足算。
【玉阶怨】 =>齐·谢朓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同前】 =>虞炎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
【同前】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宫怨】 =>长孙左辅
窗前好树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开。无情春色尚识返,君心忽断何时来。忆昔妆成候仙仗,宫琐玲珑日新上。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向。盛衰倾夺欲何如,娇爱翻悲逐佞谀。重远岂能惭沼鹄,弃前方见泣船鱼。看笼不记薰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须。始意类萝新讬柏,终伤如荠却甘荼。除院独开还独闭。鹦鹉惊飞苔覆地。满箱旧赐前日衣,渍枕新垂夜来泪。痕多开镜照还悲,绿髻青蛾尚未衰。莫道新缣长绝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同前】 =>李益
露湿晴花宫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同前】 =>于濆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同前】 =>柯宗
尘满金炉不炷香。□□黄昏独自立重廊。笙歌何处承恩宠,一一随风入上阳。
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沈思恨有馀。红泪旋销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
【杂怨三首】 =>聂夷中
生在绮罗下,岂识渔阳道。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渔阳万里远,近於中门限。中门逾有时,渔阳常在眼。
良人昨日去,明日又不还,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
君泪濡罗巾,妾泪滴路尘。罗巾今在手,日得随妾身。路尘如因飞,得上君车轮。
【同前三首】 =>孟郊
夭桃花清晨,游女红粉新。夭桃花薄暮,游女红粉故。树有百年花,人无一定颜。花送人老尽,人悲花自闲。
贫女镜不明,寒花日少容。暗蛩有虚织,短线无长缝。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从。浪水多散影,狂夫多异踪。持此一生薄,空成百恨浓。
忆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翦衣,翦衣未必归。朝为双蒂花,暮为四散飞。花落却绕树,游子不顾期。
○大曲十五曲
(《宋书·乐志》曰:“大曲十五曲:一曰《东门》,二曰《西山》,三曰《罗敷》,四曰《西门》,五曰《默默》,六曰《园桃》,七曰《白鹄》,八曰《碣石》,九曰《何尝》,十曰《置酒》,十一曰《为乐》,十二曰《夏门》,十三曰《王者布大化》,十四曰《洛阳令》,十五曰《白头吟》。《东门》,《东门行》;《罗敷》,《艳歌罗敷行》;《西门》,《西门行》;《默默》,《折杨柳行》;《白鹄》、《何尝》并《艳歌何尝行》;《为乐》,《满歌行》;《洛阳令》,《雁门太守行》;《白头吟》并古辞。《碣石》,《步出夏门行》,武帝辞。《西山》,《折杨柳行》;《园桃》,《煌煌京洛行》并文帝辞。《夏门》,《步出夏门行》;《王者布大化》,《棹歌行》并明帝辞。《置酒》,《野田黄爵行》,东阿王辞。《白头吟》,与《棹歌》同调。其《罗敷》、《何尝》、《夏门》三曲,前有艳,后有趋。《碣石》一篇,有艳。《白鹄》、《为乐》、《王者布大化》,三曲,有趋。《白头吟》一曲有乱。”《古今乐录》曰:“凡诸大曲竟,黄老弹独出舞,无辞。”按王僧虔《技录》:《擢歌行》在瑟调,《白头吟》在楚调。”而沈约云同调,未知孰是。)
【满歌行二首四解】(古辞)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为乐未几时,遭时崄巇。’其始言逢此百罹,零丁荼毒。古人逊位躬耕,遂我所愿。次言穷达天命,智者不忧。庄周遗名,名垂千载。终言命如凿石见火,宜自娱以颐养,保此百年也。”)
为乐未几时,遭世险巇。逢此百罹,零丁荼毒,愁懑难支。遥望辰极,天晓月移。忧来填心,谁当我知。戚戚多思虑,耿耿不宁。祸福无形,惟念古人,逊位躬耕。遂我所愿,以兹自宁。自鄙山栖,守此一荣。暮秋烈风起,西蹈沧海。心不能安。揽衣起瞻夜,北斗阑干。星汉照我,去去自无他。奉事二亲,劳心可言。穷达天所为,智者不愁,多为少忧。安贫乐正道,师彼庄周。遗名者贵,子熙同巇。往者二贤,名垂千秋。饮酒歌舞,不乐何须。善哉照观日月,日月驰驱,轗轲世间。何有何无,贪财惜费,此一何愚。命如凿石见火,居世竟能几时?但当欢乐自娱,尽心极所嬉怡。安善养君德性,百年保此期颐。
──右一曲,晋乐所奏
为乐未几时,遭世险巇。逢此百离。伶丁荼毒,愁苦难为。遥望极辰。天晓月移。忧来填心,谁当我知。戚戚多思虑,耿耿殊不宁。祸福无形,惟念古人,逊位躬耕。遂我所愿,以兹自宁。自鄙栖栖,守此末荣。暮秋烈风,昔蹈沧海,心不能安。揽衣瞻夜,北斗阑干。星汉照我,去自无他。奉事二亲,劳心可言。穷达天为,智者不愁,多为少忧。安贫乐道,师彼庄周。遗名者贵,子遐同游。往者二贤,名垂千秋。饮酒歌舞,乐复何须。照视日月,日月驰驱。轗轲人间。何有何无。贪财惜费,此一何愚。凿石见火,居代几时?为当欢乐,心得所喜。安神养性,得保遐期。
──右一曲,本辞
卷四十四 清商曲辞一卷四十四 清商曲辞一
(清商乐,一曰清乐。清乐者,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相和三调是也,并汉魏已来旧曲。其辞皆古调及魏三祖所作。自晋朝播迁,其音分散,苻坚灭凉得之,传於前后二秦。及宋武定关中,因而入南,不复存於内地。自时已后,南朝文物号为最盛。民谣国俗,亦世有新声。故王僧虔论三调歌曰:“今之清商,实由铜雀。魏氏三祖,风流可怀。京洛相高,江左弥重。而情变听改,稍复零落。十数年间,亡者将半。所以追馀操而长怀,抚遗器而太息者矣。”后魏孝文讨淮汉,宣武定寿春,收其声伎,得江左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公莫》、《白鸠》之属,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谓之清商乐。至於殿庭飨宴,则兼奏之。遭梁、陈亡乱,存者盖寡。及隋平陈得之,文帝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乃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新定律吕,更造乐器。因於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谓之“清乐”。开皇初,始置七部乐,清商伎其一也。大业中,炀帝乃定清乐、西凉等为九部。而清乐歌曲有《杨伴》,舞曲有《明君》、《并契》。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为一部。唐又增吹叶而无埙。隋室丧乱,日益沦缺。唐贞观中,用十部乐,清乐亦在焉。至武后时,犹有六十三曲。其后歌辞在者有《白雪》、《公莫》、《巴渝》、《明君》、《凤将雏》、《明之君》、《铎舞》、《白鸠》、《白纻》、《子夜吴声四时歌》、《前溪》、《阿子及欢闻》、《团扇》、《懊憹》、《长史变》、《丁督护》、《读曲》《乌夜啼》、《石城》、《莫愁》、《襄阳》、《栖乌夜飞》、《估客》、《杨伴》、《雅歌骁壶》、《常林欢》、《三洲》、《采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泛龙舟》等三十二曲,《明之君》、《雅歌》各二首,《四时歌》四首,合三十七首。又七曲有声无辞,《上柱》、《凤雏》、《平调》、《清调》、《瑟调》、《平折》、《命啸》,通前为四十四曲存焉。长安已后,朝廷不重古曲,工伎浸缺,能合於管弦者唯《明君》、《杨伴》、《骁壶》、《春歌》、《秋歌》、《白雪》、《堂堂》、《春江花月夜》等八曲。自是乐章讹失,与吴音转远。开元中,刘贶以为宜取吴人,使之传习,以问歌工李郎子。郎子北人,学於江都人俞才生。时声调已失,唯雅歌曲辞,辞曲而音雅。后郎子亡去,清乐之歌遂阙。自周、隋已来,管弦雅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唯琴工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蔡邕五弄,楚调四弄,谓之九弄。雅声独存,非朝廷郊庙所用,胡不载。《乐府解题》曰:“蔡邕云:‘清商曲,又有《出郭西门》、《陆地行车》、《夹钟》、《朱堂寝》、《奉法》等五曲,其词不足采著。’”)
○吴声歌曲
(《晋书·乐志》曰:“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於此也。”《古今乐录》曰:“吴声歌旧器有篪、箜篌、琵琶,令有笙、筝。其曲有《命啸》吴声游曲半折、六变、八解,《命啸》十解。存者有《乌噪林》、《浮云驱》、《雁归湖》、《马让》,馀皆不传。吴声十曲:一曰《子夜》,二曰《上柱》,三曰《凤将雏》,四曰《上声》,五曰《欢闻》,六曰《欢闻变》,七曰《前溪》,八曰《阿子》,九曰《丁督护》,十曰《团扇郎》,并梁所用曲。《凤将雏》以上三曲,古有歌,自汉至梁不改,今不传。上声以下七曲,内人包明月制舞《前溪》一曲,馀并王金珠所制也。游曲六曲《子夜四时歌》、《警歌》、《变歌》,并十曲中间游田也。半折、六变、八解,汉世已来有之。八解者,古弹、上柱古弹、郑干、新蔡、大治、小治、当男、盛当,梁太清中犹有得者,今不传。又有《七日夜》、《女歌》、《长史变》、《黄鹄》、《碧玉》、《桃叶》、《长乐佳》、《欢好》、《懊恼》、《读曲》,亦皆吴声歌曲也。”)
【吴歌三首】
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戍。但观流水还,识是侬流下。
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楼。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流。
人言荆江狭,荆江定自阔。五两了无闻,风声那得达。
【子夜歌四十二首】(晋宋齐辞)
(《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宋书·乐志》曰:“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豫章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亦是太元中,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古今乐录》曰:“凡歌曲终,皆有送声。子夜以持子送曲《凤将雏》以泽雉送曲。”《乐府解题》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
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堂。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
崎岖相怨慕,始获风云通。玉林语石阙,悲思两心同。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空织无经纬,求匹理自难。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自从别郎来,何日不咨嗟。黄檗郁成林,当奈苦心多。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朝思出前门,暮思还后渚。语笑向谁道,腹中阴忆汝。
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
驻箸不能食,蹇蹇步闱里。投琼著局上,终日走博子。
郎为傍人取,负侬非一事。摛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
年少当及时,嗟跎日就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
绿揽迮题锦,双裙今复开。已许腰中带,谁共解罗衣。
常虑有贰意,欢今果不齐。枯鱼就浊水,长与清流乖。
欢愁侬亦惨,郎笑我便喜。不见连理树,异根同条起。
感欢初殷勤,叹子后辽落。打金侧玳瑁,外艳里怀薄。
别后涕流连,相思情悲满。忆子腹糜烂,肝肠尺寸断。
道近不得数,遂致盛寒违。不见东流水。何时复西归。
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亿。
揽裙未结带,约眉出前窗。罗裳易飘飏,小开骂春风。
举酒待相劝,酒还杯亦空。愿因微觞会,心感色亦同。
夜觉百思缠,忧叹涕流襟。徒怀倾筐情,郎谁明侬心。
侬年不及时,其於作乖离。素不如浮萍,转动春风移。
夜长不得眠,转侧听更鼓。无故欢相逢,使侬肝肠苦。
欢从何处来?端然有忧色。三唤不一应,有何比松柏?
念爱情慊慊,倾倒无所惜。重帘持自鄣,谁知许厚薄。
气清明月朗,夜与君共嬉。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
惊风急素柯,白日渐微濛。郎怀幽闺性,侬亦恃春容。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人各既畴匹,我志独乖违。风吹冬帘起,许时寒薄飞。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
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遣信欢不来,自往复不出。金铜作芙蓉,莲子何能实。
初时非不密,其后日不如。回头批栉脱,转觉薄志疏。
寝食不相忘,同坐复俱起。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口朱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朝日照绮钱,光风动纨素。巧笑蒨两犀,美目扬双蛾。
○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晋宋齐辞)
【春歌二十首】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绿荑带长路,丹椒重紫茎。流吹出郊外,共欢弄春英。
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
妖冶颜荡骀,景色复多媚。温风入南牖,织妇怀春意。
碧楼冥初月,罗绮垂新风。含春未及歌,桂酒发清容。
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燕女游春月,罗裳曳芳草。
朱光照绿苑,丹华粲罗星。那能闺中绣,独无怀春情。
鲜云媚朱景,芳风散林花。佳人步春苑,绣带飞纷葩。
罗裳迮红袖,玉钗明月珰。冶游步春露,艳觅同心郎。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新燕弄初调,杜鹃竞晨鸣。画眉忘注口,游步散春情。
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
昔别雁集渚,今还燕巢梁。敢辞岁月久,但使逢春阳。
春园花就黄,阳池水方渌。酌酒初满杯,调弦始终曲。
娉婷扬袖舞,阿那曲身轻。照灼兰光在,容冶春风生。
阿那曜姿舞,透迤唱新歌。翠衣发华洛,回情一见过。
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谁能不相思,独在机中织。
崎岖与时竞,不复自顾虑。春风振荣林,常恐华落去。
思见春花月,含笑当道路。逢侬多欲擿,可怜持自误。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夏歌二十首】
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风。吹欢罗裳开,动侬含笑容。
反覆华簟上,屏帐了不施。郎君未可前,等我整容仪。
开春初无欢,秋冬更增凄。共戏炎暑月,还觉两情谐。
春别犹春恋,夏还情更久。罗帐为谁褰,双枕何时有?
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拂华妆,窈窕登高台。
含桃已中食,郎赠合欢扇。深感同心意,兰室期相见。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携手密叶下,浮瓜沉朱李。
郁蒸仲暑月,长啸出湖边。芙蓉始结叶,花艳未成莲。
适见戴青幡,三春已复倾。林鹊改初调,林中夏蝉鸣。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擿。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
昔别春风起,今还夏云浮。路遥日月促,非是我淹留。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四周芙蓉池,朱堂敝无壁。珍簟镂玉床,缱绻任怀适。
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窈窕瑶台女,冶游戏凉殿。
春倾桑叶尽,夏开蚕务毕。昼夜理机縳,知欲早成匹。
情知三夏熬,今日偏独甚。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楼寝。
轻衣不重彩,飙风故不凉。三伏何时过,许侬红粉妆。
盛暑非游节,百虑相缠绵。泛舟芙蓉湖,散思莲子间。
【秋歌十八首】
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清露凝如玉,凉风中夜发。情人不还卧,冶游步明月。
鸿雁搴南去,乳燕指北飞。征人难为思,愿逐秋风归。
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裳。合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
適忆三阳初,今已九秋暮。追逐泰始乐,不觉华年度。
飘飘初秋夕,明月耀秋辉。握腕同游戏,庭含媚素归。
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兰房竞妆饰,绮帐待双情。
凉秋开窗寝,斜月垂光照。中宵无人语,罗幌有双笑。
金风扇素节,玉露凝成霜。登高去来雁,惆怅客心伤。
草木不常荣,憔悴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阳。
自从别欢来,何日不相思。常恐秋叶零,无复莲条时。
掘作九州池,尽是大宅里。处处种芙蓉,婉转得莲子。
初寒###月,独缠自络丝。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
秋爱两两雁,春感双双燕。兰鹰接野鸡,雉落谁当见?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
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
秋夜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别在三阳初,望还九秋暮。恶见东流水,终年不西顾。
【冬歌十七首】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涂涩无人行,冒寒往相觅。若不信侬时,但看雪上迹。
寒鸟依高树,枯林鸣悲风。为欢憔悴尽,那得好颜容。
夜半冒霜来,见我辄怨唱。怀冰闇中倚,已寒不蒙亮。
蹑履步荒林,萧索悲人情。一唱泰始乐,沽草衔花生。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
寒云浮天凝,积雪冰川波。连山结玉岩,修庭振琼柯。
炭炉却夜寒,重抱坐叠褥。与郎对华榻,弦歌秉兰烛。
天寒岁欲暮,朔风舞飞雪。怀人重衾寝,故有三夏热。
冬林叶落尽,逢春已复曜。葵藿生谷底,倾心不蒙照。
朔风洒霰雨,绿池莲水结。愿欢攘皓腕,共弄初落雪。
严霜白草木,寒风昼夜起。感时为欢叹,霜鬓不可视。
何处结同心,西陵柏树下。晃荡无四壁,严霜冻杀我。
白雪停阴冈,丹华耀阳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未尝经辛苦,无故强相矜。欲知千里寒,但看井水冰。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
适见三阳日,寒蝉已复鸣。感时为欢叹,白发绿鬓生。
○子夜四时歌七首】(梁·武帝)
【春歌】
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夏歌三首】
江南莲花开,红光复碧水。色同心复同,藉异心无异。
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欲知有所思,停织复踟蹰。
含桃落花日,黄鸟营飞时。君住马已疲,妾去蚕已饥。
【秋歌二首】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镜上两入髻,分明无两心。
【冬歌】
寒闺动黻帐,密筵重锦席。卖眼拂长袖,含笑留上客。
○子夜四时歌八首】(王金珠)
【春歌三首】
朱日光素水,黄华映白雪。折梅待佳人,共迎阳春月。
阶上香入怀,庭中花照眼。春心郁如此,情来不可限。
吹漏不可停,断弦当更续。俱作双思引,共奏同心曲。
【夏歌二首】
玉盘贮朱李,金杯盛白酒。本欲持自亲。复恐不甘口。
垂帘倦烦热,卷幌乘清阴。风吹合欢帐,直动相思琴。
【秋歌二首】
叠素兰房中,劳情桂杵侧。朱颜润红粉,香汗光玉色。
紫茎垂玉露,绿叶落金樱。著锦如言重,衣罗始觉轻。
【冬歌】
寒闺周黼帐,锦衣连理文。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卷四十五 清商曲辞二卷四十五 清商曲辞二
○吴声歌曲二
【子夜春歌】 =>唐·王翰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子夜冬歌】 =>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同前】 =>薛耀
塑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子夜四时歌六首(郭元振)
【春歌二首】
青楼含日光,绿池起风色。赠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极。
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
【秋歌二首】
邀欢容伫立,望美频回顾。何时复采菱,江中密相遇。
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与子结绸缪,丹心此何有。
【冬歌二首】
北极严气升,南至温风谢。调丝竞短歌。拂枕怜长夜。
帷横双翡翠,被卷两鸳鸯。婉态不自得,宛转君王床。
○子夜四时歌四首(李白)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子夜四时歌四首(陆龟蒙)
【春歌】
山连翠羽屏,草接烟华席。望尽南飞燕,佳人断信息。
【夏歌】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秋歌】
凉汉清泬寥,衰林怨风雨。愁听络纬唱,似与羁魂语。
【冬歌】
南光走冷圭,北籁号空木。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大子夜歌二首】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子夜警歌二首】
镂碗传绿酒,雕炉薰紫烟。谁知苦寒调,共作白雪弦。
恃爱如欲进,含羞出不前。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子夜变歌三首】
(《宋书·乐志》曰:“六变诸曲,皆因事制歌。”《古今乐录》曰:“《子夜变歌》前作持子送,后作欢娱我送。《子夜警歌》无送声,仍作变,故呼为变头,谓六变之首也。”)
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常见。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岁月如流迈,春尽秋已至。荧荧条上花,零落何乃驶。
岁月如流迈,行已及素秋。蟋蟀吟堂前,惆怅使侬愁。
【同前】 =>梁·王金珠
七彩紫金柱,九华白玉梁。但歌绕不去,含吐有馀香。
【上声歌八首】 =>晋宋梁辞
(《古今乐录》曰:“《上声歌》者,此因上声促柱得名。或用一调,或用无调名,如古歌辞所言,谓哀思之音,不及中和。梁武因之改辞,无复雅句。”)
侬本是萧草,持作兰桂名。芬芳顿交盛,感郎为《上声》。
郎作《上声曲》,柱促使弦哀。譬如秋风急,触遇伤侬怀。
初歌《子夜》曲,改调促鸣筝。四座暂寂静,听我歌《上声》。
三鼓染乌头,闻鼓白门里。揽裳抱履走,何冥不轻纪。
三月寒暖适,杨柳可藏雀。未言涕交零,如何见君隔。
新衫绣两端,迮著罗裙里。行步动微尘,罗裙随风起。
裲裆与郎著,反绣持贮里。汙汙莫溅浣,持许相存在。
春月暖何太,生裙迮罗袜。暧暧日欲冥,从侬门前过。
【同前】 =>梁·王金珠
花色过桃杏,名称重金琼。名歌非《下里》,含笑作《上声》。
【欢闻歌】
(《古今乐录》曰:“《欢闻歌》者,晋穆帝升平初歌,毕辄呼《欢闻不》?以为送声,后因此为曲名。今世用莎持乙子代之,语稍讹异也。”)
遥遥天无柱,流漂萍无根。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
【同前】 =>王金珠
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持底报郎恩,俱期游梵天。
【欢闻变歌六首】
(《古今乐录》曰:“《欢闻变歌》者,晋穆帝升平中,童子辈忽歌於道,曰‘阿不闻’,曲终辄云:‘阿子汝闻不?’无几而穆帝崩。褚太后哭‘阿子汝闻不’?声既凄苦,因以名之。”)
金瓦九重墙,玉壁珊瑚柱。中夜来相寻,唤欢闻不顾。
欢来不徐徐,阳窗都锐户。耶婆尚未眠,肝心如推橹。
张罾不得鱼,鱼不橹罾归。君非鸬鹚鸟,底为守空池?
刻木作班鹪,有翅不能飞。摇著帆樯上,望见千里矶。
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
驶风何曜曜,帆上牛渚矶。帆作繖子张,船如侣马驰。
【同前】 =>王金珠
南有相思木,合影复同心。游女不可求,谁能识得音。
【前溪歌七首】
(《宋书·乐志》曰:“《前溪歌》者,晋车骑将军沈玩所制。”郗昂《乐府解题》曰:“《前溪》,武曲也。”)
忧思出门倚,逢郎前溪度。莫作流水心,引新都舍故。
为家不凿井,担瓶下前溪。开穿乱漫下,但闻林鸟啼。
前溪沧浪映,通波澄渌清。声弦传不绝,千载寄汝名,永与天地并。
逍遥独桑头,北望东武亭。黄瓜被山侧,春风感郎情。
逍遥独桑头,东北无广亲。黄瓜是小草,春风何足叹,忆汝涕交零。
黄葛结蒙笼,生在洛溪边。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不复鲜。
黄葛生烂熳,谁能断葛根。宁断娇儿乳,不断郎殷勤。
【同前】 =>包明月
当曙与未曙,百鸟啼窗前。独眠抱被叹,忆我怀中侬,单情何时双。
【阿子歌三首】
(《宋书·乐志》曰:“《阿子歌》者,亦因升平初歌云‘阿子汝闻不’?后人演其声为《阿子》、《欢闻》二曲。”《乐苑》曰:“嘉兴人养鸭儿,鸭儿既死,因有此歌。未知孰是。”)
阿子复阿子,念汝好颜容。风流世希有,窈窕无人双。
春月故鸭啼,独雄颠倒落。工知悦弦死,故来相寻博。
野田草欲尽,东流水又暴。念我双飞凫,饥渴常不饱。
【同前】 =>王金珠
可怜双飞凫,飞集野田头。饥食野田草,渴饮清河流。
【丁督护歌五首】 =>宋·武帝
(一曰《阿督护》。《宋书·乐志》曰:“《督护歌》者,彭城内史徐逵之为鲁轨所杀,宋高祖使府内直督护丁旿收敛殡埋之。逵之妻,高祖长女也。呼旿至阁下,自问殓送之事。每问辄叹息曰:‘丁督护’!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广其曲焉。”《唐书·乐志》曰:“《丁督护》,晋宋间曲也。今歌是宋武帝所制”云。)
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朱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
洛阳数千里,孟津流无极。辛苦戎马间,别易会难得。
督护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樯如芒柽,督护今何渠。
督护初征时,侬亦恶闻许。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
闻欢去北征,相送直渎浦。只有泪可出,无复情可吐。
【同前】 =>王金珠
黄河流无极,洛阳数千里。轗轲戎旅间,何由见欢子。
【同前】 =>唐·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田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团扇郎六首】
(《古今乐录》曰:“《团扇郎歌》者,晋中书令王珉,捉白团扇与嫂婢谢芳姿有爱,情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王东亭闻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珉闻,更问之:‘汝歌何遗?’芳姿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饷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
犊车薄不乘,步行耀玉颜。逢侬都共语,起欲著夜半。
团扇薄不摇,窈窕摇蒲葵。相怜中道罢,定是阿谁非。
御路薄不行,窈窕决横塘。团扇鄣白日,面作芙蓉光。
白练薄不著,趣欲著锦衣。异色都言好,清白为谁施。
【同前】 =>梁·武帝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声任意发。
【同前】
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遮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同前】 =>唐·张祜
白团扇,今来此去捐。愿得入郎手,团圆郎眼前。
【同前】 =>刘禹锡
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七日夜女歌九首】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风起汉曲,素月明河边。七章未成匹,飞燕起长川。
春离隔寒暑,明秋暂一会。两叹别日长,双情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