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呐(传统乐器)

 2023-06-16  阅读 1057  评论 0

摘要:锁呐,亦作锁哪,唢呐,管乐器。早在公元3世纪,唢呐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中国,是世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使唢呐拥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已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唢呐的音色雄壮,管身多由花梨木、檀木制成,呈圆锥形,顶端装有芦苇制成的双簧片通过铜质的芯子与木管

锁呐,亦作锁哪,唢呐,管乐器。早在公元3世纪,唢呐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中国,是世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使唢呐拥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已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唢呐的音色雄壮,管身多由花梨木、檀木制成,呈圆锥形,顶端装有芦苇制成的双簧片通过铜质的芯子与木管身连接,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碗,加键唢呐还有半音键和高音键,拓展了音域增加了乐器表现力。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南方是“八音”乐器中的一种,在河南,山东称作喇叭,传统唢呐有百鸟朝凤、豫西二八板等经典曲目。

锁呐

suǒ nà

管乐器

ㄙㄨㄛˇ ㄣㄚˋ

简介

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曲:“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引《在阁知新录》:“近乐器中有锁呐,正德时词曲作锁呐,盖后起之名,故字体随人书也。”[1]茅盾《子夜》二:“风吹来外面‘鼓乐手’的锁呐和笛子的声音,也显得异常悲凉。”

代表作品

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东省菏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全国会演,受到热烈欢迎。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737CD0DCwo.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452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67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