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本身就是佛教用语,金庸先生以此为自己的作品命名,这部小说本身就充满着佛学意味。因此,在《天龙八部》这部小说里也出现了不少颇具特色的僧人形象,像天龙寺中的枯荣大师、拈花寺中黄眉僧、少林寺中的玄字诸僧,最具特色的僧人莫过于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还有让人觉得是佛祖降世的扫地神僧。
《天龙八部》是武侠小说,侠客君所举的这些僧人都是各有绝技傍身,然而侠客君今天要说的这位僧人却绝非以武技见长,却可称为《天龙八部》中的第一高僧。因为这位僧人为赎当年的无心之过,济世救民,泽备苍生,活人无数,他本身就有不俗的武艺,可是为了救治病人搞得自己大病两场,武功全失,江湖好汉对他尊崇有加,那些老百姓更是敬他为活佛。侠客君今天要说的正是《天龙八部》中天台山止清寺的智光大师,此僧才是小说中的第一高僧。
智光大师正是当年中原好汉阻击萧峰一役的见证人之一。
侠客君在标题中把“罪过”两字加上引好,是因为智光大师当年所行之事其实并非罪过,他们是误信了别人的话。要知宋辽两国相互攻伐早为敌国,这些好汉之所以会在雁门关外铸成大错,无非是为了保家卫国。智光大师在跟萧峰叙述当年之事,也曾问过萧峰:“乔帮主,倘若你得知了这项讯息,那便如何?”而萧峰的答案是:“倘若得知了这项讯息,自当率同本帮弟兄,星夜赶去阻截。”
在和智光大师对话时,萧峰还不知道对方所说的是自己的身世,所以萧峰是以宋朝武人的身份来说话的,因此即使在萧峰看来,智光大师他们当年所行之事也并非是错事。
然而即使如此,智光大师他们还是为着当年错杀了萧远山一家人感到愧疚。玄慈方丈和汪剑通费尽心机要将萧峰培养成英雄人物,也就是为着减轻心中的愧疚感,但无论是玄慈方丈还是汪剑通对萧峰依然还是不放心,玄慈方丈就曾写信劝汪剑通不要传位与萧峰,汪剑通则更是一面委以重任一面又写下密函嘱马大元等人时刻防备萧峰。所以,玄慈方丈和汪剑通这等做法似乎有些前后矛盾,人家总说“疑人莫用,用人莫疑”,既然不放心萧峰那就不让他当帮主就是。而智光大师的态度则颇为坚决,在杏子林中,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杀孽太重,杀孽太重!此事言之有愧。众位施主,乱石谷大战已是三十年前之事,何以今日重提?”在听徐长老说还有相关信函时,智光大师更是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必旧事重提?依老衲之见,将此信毁去,泯灭痕迹,也就是了。”
当智光大师坦诚昔日的错事时,同样参与当年之事的赵钱孙说:“咱们是为国为民,不能说是做错了事。”智光大师则是直言:“错便错了,又何必自欺欺人?”而此后更是一力承担昔日所有人的错误,跟萧峰说:“老衲当年曾参预伏击令尊令堂,一切罪孽,老衲甘愿一身承担,要杀要剐,你尽管下手便是。”
赵钱孙也自承萧峰随时可以找他报仇。
赵钱孙自雁门关一役后活得浑浑噩噩,而智光大师则是为了雁门关一役救了无数百姓。
从萧峰身世大白之后,萧远山先杀乔三槐夫妇再杀玄苦大师,然后又杀徐长老、单正等人,只是为了不让萧峰知道当年的带头大哥是谁。萧远山所做的这一切全都被人放在了萧峰身上,然而即使如此萧峰去天台山找智光大师时,智光大师却丝毫不惧,恐怕也只有智光大师知道那些事情都不是萧峰所做!
能把无心之过当成自己的罪过,进而济世救民、泽备苍生,智光大师的所做所为比之其他各位僧人不知道要光正伟岸多少倍,因此说他是《天龙八部》里的第一高僧,相信也是实至名归!
诸君以为如何呢?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