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号是英国海军名舰。这艘名舰于1759年开始建造。1778年开始服役,第一次参战即俘获法国“独立兽角号”巡航舰。1805年在西班牙特拉法尔加角附近爆发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以霍雷肖纳尔逊勋爵指挥的英国舰队一举击败了由维尔纳夫率领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确立了英国作为海上强国的霸主地位。
英国
胜利号战舰
92米
15.8米
6.55米
104门
1758年12月13日
在1805年10月21日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军统帅纳尔逊中将乘坐此舰指挥英国舰队大败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他本人受重伤阵亡。[1]
在英国历史上,从1559年开始至1760年先后有5艘风帆战舰被命名为"胜利"号。但其中最著名的是始建于1759年一级风帆战列舰胜利号,是1805年10月特拉法尔加战役中英国海军名将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的旗舰。
十九世纪初,英国为夺取海上霸权,与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多次在海上交战从而垫定了此后百年间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纳尔逊中将亦战死于胜利号上。
全船总长92米,船体长60.3米,水线长56.7米,船体水线宽15.2米,甲板宽12.1米,吃水7.6米,排水量2162吨,舰上装备火炮104门,全舰人员850人。
1758年12月13日,伦敦的海军部下令建造12艘新战舰,其中一艘为装备100门主炮的主力舰,后来,该舰命名为胜利号,在1765年5月7日下水。有趣的是,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也在这一年出生。它的建造消耗了2000余棵橡树,38吨铁。
"胜利"号共装备有102门铁铸大炮,可发射12磅到32磅的炮弹。此外还有两门发射68磅炮弹的巨型短炮。单舷炮一次齐发有共发射出半吨重的炮弹,使用400磅的药包射程超过1英里,32磅重的弹丸在最远的射程上可击穿2英寸厚的橡木板。侧面清晰可见“胜利”号三层舰炮,更有趣的是至尽仍“整装待发”。
下水不久,它就一直作为“预备品”直到1778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它每年航行后都要经过一次整修,1783年它再次被列入预备役名单。1789年在经过整修后重返舰队,1796年成为了杰维斯的旗舰。圣文森特角海战后,它被认为存在“缺陷”而退出服役,改作为医疗船。从1800年到1803年,胜利号经过了一次大的改装之后又重返舰队,直到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它一直是纳尔逊的旗舰。它服役到1812年,此后,直到1922年,它在浦茨茅斯港一直作为一个浮动的仓库,之后,它被拖到有名的2号干船坞永久保存直到现在。
特拉法加海战的胜利意味着英国又击败了一个海上霸权的挑战者,在此后的一百年内,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在海上向米字旗发起挑战。从而奠定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战斗结束后,“胜利”号带着纳尔逊的遗体返回英格兰。
海战中“胜利”号也深受重创,两舷的炮甲板在不到百米的炮战中几乎全部被毁,舱室中到处是木屑、翻倒的火炮,甲板和风帆也弹痕累累。“胜利”号在英国的船坞中呆了4个月。在整修完成后,“胜利”号继续作为英国海峡舰队的旗舰,主要在法国外海活动,监视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举一动。在确认法国布雷斯特舰队已无出海决战的能力后,“胜利”号又被派往其他地方作战,其中包括两次波罗的海行动。此时“胜利”号的舰长海军上将詹姆斯·索马勒兹
1812年11月,“胜利”号终于休息了。它下水超过40年。历次海战使舰身伤痕累累,因此英国海军决定让其退出现役。而就在“胜利”号退役前的三个星期,法国的征俄大军被迫从俄罗斯撤退,拿破仑的帝国也已是摇摇欲坠了。“胜利”号退役后,停泊在朴茨茅斯港。
有一个未经证实的故事:1831年,英国第一海军大臣托马斯·哈代曾签署命令,彻底拆除老朽的“胜利”号。当天哈代回家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妻子,结果妻子泪流满面,硬是把哈代推回办公室,让其收回成命,从而保住了“胜利”号。
尽管“胜利”号免于拆毁,但在此后的几十年内,它仍在朴茨茅斯的港口中停泊,充当水上仓库和训练舰。1889年,“胜利”号被海军电信学校接收,作为学校的训练场所使用。1904年学校获得一艘新的训练舰“大力神”号。1906年,该校和“大力神”号一起搬到查塔姆海军基地,而“胜利”号则继续留在朴茨茅斯。
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号的舰况一年比一年糟糕。1921年,“胜利”号船底的铜皮已脱落大半,甲板经过上百年的踩踏也摇摇欲坠。所幸的是该舰的龙骨用料扎实,经过150多年还能勉强保证战舰不散架。此时的英国人终于想起了朴茨茅斯港中几乎被人遗忘的这艘活化石。英国航海协会主持成立了“胜利号基金会”。在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后,英国政府同意将“胜利”号交给基金会管理,重新修缮“胜利”号,并恢复其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时的面貌,以纪念那段对英国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历史。
1922年,“胜利”号被转移到朴茨茅斯港2号船坞——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坞之一,开始修缮工作。工程从1922年一直持续到1929年,其船体、甲板都得到全面整修,炮甲板以上部位整修最为精心,基本恢复了1805年时的面貌。而水线一下部位则因为战舰不需要在泡在水里,只进行了简单的保护性抢修。修缮完成后,“胜利”号开始对公众展出。
1941年,德国轰炸机袭击了朴茨茅斯。一枚航弹落入存放“胜利”号的干船坞中,船体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轰炸之后,德国广播称这艘老战舰已被“彻底摧毁”,英国官方立即发表声明辟谣。对于一艘舰龄170多年、无法出海的老爷舰,英德两国竟然打起了宣传战,可见此时的“胜利”号在一定程度上象征英国人的抵抗精神。
上世纪50年代,“胜利”号基金会出资继续进行修缮。舰上一些原先没有替换的老木板被经过现代技术处理的木材取代。性爱舰体结构的薄弱处,还加装了金属或复合材料的支撑结构。这些被替换下来的老结构、老设备也没有随意丢弃,而是统统存放在岸边的库房或展示厅中,其中包括当年被炸碎的舷侧炮窗,1805年海战中使用过的、弹痕累累的风帆,这些细节无不体现英国人在文物保护方面的专业和细致。
英国皇家海军有一艘目前世界上军龄最长的战舰,它便是静卧在朴茨茅斯港内有200多年历史的“胜利”号。1805年10月,这艘光荣的古舰曾作为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著名海军将领纳尔逊的旗舰,率领27艘战舰,打败了法国和西班牙。“胜利”号船身黑黄相间,非常醒目。由33艘战舰组成的联合舰队。
如今,“胜利”号虽然已不能航行,但它仍是皇家海军现役舰。“胜利”号古舰共有三根桅杆,前桅、主桅和后桅,其中主桅从吃水线算起高达62.5米。舰上可以展开37片帆,展开后最大面积5420平方米。舰上的各种缆索接起来长达41.6千米。它是当时英国海军最大的战舰。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