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千名教师奔赴凉山(彝族教师扎根乡村15年)

 2024-04-03  阅读 739  评论 0

摘要:人民网-图片频道 原创稿瓦吾小学是一所位于大凉山深处的乡村小学,地处海拔2600米以上的四川凉山昭觉县阿并洛古乡洛五阿莫村瓦吾社寨子。被群山环抱的这里,一年四季时常云雾缭绕,被当地人称为“云端小学”。2004年,刚拿到公办教师资格证的25岁彝族汉子曲比史古从昭觉县城徒步近15公里,翻山越岭来到了没水

人民网-图片频道 原创稿

全国千名教师奔赴凉山(彝族教师扎根乡村15年)(1)

全国千名教师奔赴凉山(彝族教师扎根乡村15年)(2)

全国千名教师奔赴凉山(彝族教师扎根乡村15年)(3)

全国千名教师奔赴凉山(彝族教师扎根乡村15年)(4)

全国千名教师奔赴凉山(彝族教师扎根乡村15年)(5)

全国千名教师奔赴凉山(彝族教师扎根乡村15年)(6)

瓦吾小学是一所位于大凉山深处的乡村小学,地处海拔2600米以上的四川凉山昭觉县阿并洛古乡洛五阿莫村瓦吾社寨子。被群山环抱的这里,一年四季时常云雾缭绕,被当地人称为“云端小学”。2004年,刚拿到公办教师资格证的25岁彝族汉子曲比史古从昭觉县城徒步近15公里,翻山越岭来到了没水没电没通公路、海拔2600多米的洛五阿莫村瓦吾社寨子,开始了迄今15年的乡村教师生涯。彝语的“瓦吾”,意思是“高山脚下的一块平地”。刚到这里的曲比史古发现自己的学校真的是一块平地,校舍两年前已经倒塌了。瓦吾社寨子地处高寒山地,只能种些土豆和产量很低的荞麦,靠山吃山的彝族百姓生活贫苦、思想落后。在当地一片“读书无用”的鄙夷声中,他拉上四个寨子里玩耍的孩子进了露天课堂,重新撑起了“瓦吾社教学点”。。曲比史古瞒着家人用5万元购买建材,从新修的公路拉上了山,在能看见昭觉县城的瓦吾山口盖起三间砖瓦房,作为学校的新教室。当时,妻子气得扯坏了他的衣袖,父亲“学校有了操场,是在2017年了。”这一年,在爱心企业资助下,瓦吾小学又在离三间砖瓦教室1公里远的平地上盖起了更宽敞的教室,更平整的硬化操场。“我们现在有8个班、18名老师、272名学生,算是个准完小了。”曲比史古说。酷爱足球的曲比史古,决定为山里的彝族孩子设定了一条“艺体发展”的人生轨迹。“彝族的山村孩子不同于城里的孩子,他们都很能跑、能跳、能唱。”足球队和舞蹈队的成立,让这所云端小学的呐喊声和歌唱声时常飘荡在山间。2017年,公益组织援建的足球场建好,孩子们踢足球的场地问题解决了。2018年5月,瓦吾小学正式组建了男子足球队。短短一年多时间,这支名为“象宝”的足球队已成为昭觉县小学阶段足球队的一支劲旅。

曲比史古一直想带着球队用实战“练兵”。今年夏天,他带着球队破格参加了被称为“彝族世界杯”的昭觉县“拉莫杯”足球联赛,身兼教练和球员身份的他,带着一众小球员们和成人队一较高下。

“我们打了三场小组赛,且每场都打满90分钟。第一场5:2输给了后来的冠军,第二场6:5输给了季军,第三场2:2平,点球6:5输了。我告诉孩子们,胜负不重要,每一个进球都是我们实力的证明。”

瓦吾小学屋顶上有一行字:让山村小学成为一个有梦想的地方。曲比史古说,他的心中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带领瓦吾小学足球队三年内打进昭觉县小学联赛前三名,八年内踢进全国小学业余足球联赛。松凡/IC photo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066Cz0CBwkAV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98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2133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